欢迎书友访问肉肉屋
首页家传屠龙术 第61章 中医的基础知识

第61章 中医的基础知识

    第61章 中医的基础知识
    离拜师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封小顺已经可以完全脱拐走路了。
    但速度不快,走路的姿势还有点长短脚。
    王葛先生说:“这是正常现象,要完全看不出来一样估计还得半年左右。”
    其实封小顺已经很满意了,以前走路都得用拐杖拄着,现在能脱拐走路,已经很满足了。
    有时不得不感慨一下人生的际遇如此的可贵,你永远不知道远方和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这段时间封小顺也没有闲着,在腿脚做复健的同时,学习大量的中医医理。基础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这些都是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有十八卷。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三卷。原题秦越人撰写。“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这本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伤寒杂病论》是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这本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那时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219年时,张仲景去世后,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也是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慢慢流传开来。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写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实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这四本书都是线稿铺成的,应该有些年头了,跟封家三技的纸质差不多,封小顺猜测应该是差不多同一个时代。比起封家三技,四本中医基础知识药理书,表皮磨出了一层淡黄色的油脂,这是时常翻看的印记。
    这段时间封小顺自己的私人时间基本没有了,王葛先生下了死命令说:“两周要能背出一本书。顺序排列自己定,每两周他会来抽查一次。”
    听到这话封小顺快哭了,这是要命啊,可是师父之命就是父母之命,不得不听。
    之前还能晚上淡定温习一下封家三技,可自从拜师之后,脑海里浮现的满是药理医理,症状体征等。
    “这日子。”
    “过得水深火热。”
    明日便是背诵的日子,封小顺也急,以前还从未有过的急迫。
    “现在有了。”
    “没错没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
    第二天一早,王葛先生便唤封小顺去背书。
    别看王葛先生性格祥和,对自己的徒弟还是相当严格的。这一大早,封小顺还想着做一轮复健运动,可王葛先生已经迫不及待的逮他去背书。
    看到坐在太师椅上的安如泰山的王葛先生,封小顺恭敬的唤了声:“师父。”
    王葛先生点了点头,才缓缓说道:“今天知道干嘛吧。”
    “知道。”封小顺一脸苦笑,内心深处一片雪花飘扬。
    “苦啊。”
    “那就开始吧。”王葛先生说完,便示意封小顺开始。
    封小顺深深吸了口气,才缓缓念道:“《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封小顺不缓不急的念着,约近一个半时辰才把《黄帝内经》全部念完。
    中间还卡文过三四次,还是王葛先生提了句头,封小顺才能如初的背下去。
    “还不够熟练,这一周,抄五遍《黄帝内经》。后两周我再查你下一本医书的背诵情况。”王葛先生说。
    “好的,师父。”封小顺苦着脸,蹙着眉头,一脸生无可恋。
    “去吧。”王葛先生说完正准备喝茶。
    “王先生在家么?”
    门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一声焦急的喊声。
    (本章完)


同类推荐: 原来我是修仙大佬随风续(H)重生辉煌神帝寒门仙贵剑武同修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穿越笑傲江湖之倒霉蛋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