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五年。
洛阳。
大朝会。
皇帝金茂在殿上就四位皇子争储一事进行最终阶段的安排。
“朕意欲以长安、宛城、邺城、许县四地为考核地点,三年为期,分别令四位皇子前往治理。”
“最终以政绩、名声、民心等为考量标准,取优者为太子。”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周瑜第一个出列道:“陛下圣明,此策既公平又具深意,既能考察诸位皇子治国理政之能,又能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未来储君的德政与才干,实乃我大汉社稷之福。微臣以为,为保考核之公正,还需派遣公正无私、经验丰富的老臣作为监军,随同诸位皇子前往,记录其言行功绩,以防有偏颇之处,确保考核之全面与准确。”
“言之有理。”金茂点头问道:“还有其他异议否?”
戏志才出列道::“陛下,周都督所言极是,监军之选至关重要。然则,仅有监军尚显不足,臣建议增设‘民情观察使’,由地方上德高望重、熟悉民情之士担任,他们可直接向陛下汇报所见所闻,确保考核不仅限于庙堂之高,亦能深入江湖之远,真正体现民意所向。此外,考核期间,应鼓励百姓以书信、歌谣等形式反馈皇子们的表现,使考核更加贴近民生,彰显陛下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嗯,此议甚合朕心。”金茂颔首赞许,目光扫视群臣,继续道:“既如此,朕决定采纳二位爱卿之策。监军之选,由丞相与太尉共同商议,务必选出忠诚可靠、铁面无私之人。至于民情观察使,则由各地刺史、郡守推荐,朕亲自审核,确保人选既具代表性又公正无私。考核之事,关乎我大汉未来,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公正透明。”
群臣闻言,纷纷点头赞同,朝堂之上气氛热烈而庄重。金茂见状,心中暗自欣慰,深知此番决策不仅是对皇子的考验,更是对朝臣的一次信任投票,若能顺利实施,必将大大增强朝廷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大汉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金茂接着说道:“为确保考核的公正性与全面性,朕决定设立监督机构,由御史台牵头,联合刑部、大理寺,对考核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之行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同时,鼓励百姓举报不实考核,对于提供有效线索者,朝廷将给与重奖,以彰显朕对公正考核之决心。”
司徒戏志才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此举既能保证考核之公正,又能激发百姓参与朝政之热情,实乃一举两得。微臣建议,还可设立考核反馈机制,让被考核官员及民众有机会对考核过程及结果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改进,确保考核制度日臻完善。”
太尉周瑜亦点头赞同,补充道:“此外,陛下,选拔出的忠诚可靠之士,除担任要职外,亦可作为未来培养对象,参与更多国家大事的决策,如此既能锻炼其能力,又能逐步构建更加稳固的官僚体系,为我大汉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皇帝听后,龙颜大悦,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朕即刻下旨,着手准备考核相关事宜,务必让此次考核成为我大汉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同时,朕也将亲自监督考核进程,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朕的期望与国家的利益。”
朝堂之上,群臣再次齐声附和,士气高昂,似乎已预见到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汉即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崛起。金茂望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司空荀攸补充道:“陛下英明,此次考核不仅需选拔才华横溢之士,更需注重品德修养与治国理念之考核。臣建议,增设‘策论’一环,让应试者就当前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见解与对策,以此评估其实际治国能力。此外,还可邀请各地名士作为考官,增加考核的公正性与全面性,让真正有识之士脱颖而出,为我大汉效力。”
皇帝点头赞许,目光中闪烁着睿智之光:“司空之言,正合朕意。选拔人才,德才兼备方为上策。朕同意增设策论,并广邀名士参与,务必使此次考核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盛会。同时,朕亦希望借此机会,激励天下士子,让他们知晓,只要心怀国家,有真才实学,大汉的朝堂永远向他们敞开大门。”
朝臣们听后,无不精神振奋,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此次考核的筹备与实施,共同为大汉的未来贡献力量。金茂望着这满朝的热情与决心,心中更加确信,大汉的明天定会因今日之决策而更加辉煌灿烂。他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在这场人才选拔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添砖加瓦。
考核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激起了无数士子的雄心壮志。他们或埋首苦读,以期在文试中脱颖而出;或勤练武艺,梦想在武试中一展身手。茶馆里、书坊间,人们热议的不再是市井琐事,而是对这场盛会的期待与憧憬,整个大汉仿佛被一股积极向上的氛围所笼罩。
各地学府、书院更是积极响应,纷纷组织模拟考核,选拔优秀学子前往京城参加最终的较量。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才,在师长的悉心指导下,不仅精进学业,更培养起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他们深知,此次考核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为国效力、实现抱负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朝廷特地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的老臣与学识渊博的学者组成的监考团,从命题到阅卷,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严谨细致,力求选拔出真正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士子们的信心,也赢得了民间的广泛赞誉。
金茂深知,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因此,在筹备考核之余,他还着手规划了一系列后续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术研究、加强官员在职培训等,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大汉的持续繁荣提供不竭的动力。
随着考核之日的临近,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与期待之中。金茂站在城墙上,望着这繁华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他知道,这场人才盛会,不仅是大汉的一次重要抉择,更是开启国家新篇章的钥匙。而他,将与所有臣子、士子一道,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大汉新的辉煌篇章。
次日。
大朝会将议定的消息公布天下。
四位皇子一同上朝。
大皇子金临对宛城城势在必行。二皇子金兵则对长安城极具信心。
三皇子金窦无心出仕。
四皇子金临静观其变。
皇帝金茂端坐在大殿之上,看着四个儿子问道:“你们可有异议?”
三皇子金窦率先出列道:“父皇,儿臣无意争夺太子之位,是否可以放弃选择?”
金茂凝视着金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缓缓道:“窦儿,你心向学问,不愿涉足朝堂纷争,此心可嘉。但身为皇子,亦有为国分忧之责。虽不争太子之位,你仍需选择一城,以展你之才,为朕,为大汉尽一份力。”
大皇子金临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对宛城之胜券在握,定能以此地为根基,为大汉开疆拓土,彰显我皇室威严。”
二皇子金兵不甘示弱,沉声道:“父皇,长安乃古都之心,文化深厚,儿臣愿以此地为舞台,推行新政,让大汉再现盛世景象。”
四皇子金临则显得更为沉稳,他轻声说道:“父皇,儿臣虽未表态,但心中已有计较。儿臣认为,无论哪城,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儿臣愿随父皇之意,择一城而治,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金茂听后,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四位皇子各有千秋,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前程,更牵涉到大汉未来的走向。于是,他缓缓开口:“你们所言皆有道理,但选择需谨慎。朕给你们三日时间,再次考量,三日后,朕要听到你们最终的决定。记住,大汉的未来,在你们手中。”
言罢,金茂一挥衣袖,宣布退朝。四位皇子各自怀揣心思,退出了大殿,而大汉的天空下,一场无声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序幕。
回到各自府邸,四位皇子立刻行动起来,调动各自的情报网络,深入分析每一座城池的地理、经济、人文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外部威胁。大皇子注重军事战略,倾向于选择边陲重镇,以图在外敌入侵时能成为大汉的第一道防线,展现其非凡的统帅才能。二皇子则偏好经济繁荣之地,意图通过发展民生、增强国力来赢得民心,展现其治国理政的智慧。
三皇子则对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情有独钟,他认为通过复兴文化、教育,可以从根本上巩固大汉的根基,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远的眼光。而四皇子,则秘密探访了几处位于战略要冲且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地区,他计划以这些地区为起点,推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力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局部突破,带动整个大汉的崛起,展现其变革创新的决心。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四位皇子再次齐聚大殿,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与期待。他们依次陈述了自己的选择与理由,言辞恳切,逻辑严密,展现了各自对大汉未来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金茂坐在龙椅上,静静聆听着,心中暗自评估着每一位皇子的成长与蜕变,这场无声的较量,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更将成为决定大汉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步。
随着四位皇子陈述完毕,大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寂,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金茂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沉默:“朕今日所见,非昔日之孩童,乃我大汉之栋梁也。尔等所提之策,各有千秋,既有深思熟虑之稳健,亦不乏锐意进取之创新,实乃我大汉之幸。”
他缓步走下龙椅,绕过金碧辉煌的御座,一步步走向四位皇子,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重托。“改革之路,从无坦途,需有破釜沉舟之勇,亦需持之以恒之韧。朕今日决定,不拘一格降人才,四位皇子将各自领命,分赴四方,实施所提之改革方案。以一年为期,成效显著者,将有机会更进一步,共谋大汉千秋伟业。”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沸腾起来,四位皇子的眼中闪过惊喜与决心,他们深知,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为大汉未来贡献自己力量的绝佳机会。金茂的这一决策,无疑是在大汉的朝堂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随后,金茂亲自为四位皇子赐下令牌与密诏,每一份都承载着他对大汉未来的深切期望与信任。四位皇子领命后,纷纷跪谢皇恩,誓言将以实际行动回报父皇的信任,为大汉的繁荣与强盛竭尽全力。
大殿之外,阳光正好,四位皇子带着各自的使命与梦想,踏上了各自的征途。而大汉的朝堂,也因这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个新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序幕。
最终,三皇子金窦并未参与其中,皇帝金茂见状并不勉强,反而厚赏金窦,做了新汉第一位没有封地的王。
二皇子见状,不由地意动,发动关系询问有识之士。
这一次,周瑜作为金兵的姨丈并未袖手旁观,给金兵指了条明路:放弃争储。
金兵照做,果然得到皇帝厚赏,下半辈子只要不造反,荣华富贵享不完。
大皇子金临如愿前往宛城发展。
金哲没得选,只能去了长安。
一场,太子之争进入最后阶段。(本章完)
第413章
同类推荐:
野骨(骨科1v1)、
痛感治愈(1v1 sm)、
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
沈溪、
娇宠皇妃:殿下,我不约、
极限飞行、
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
杀死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