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肉屋
首页贼天子 第734章 门户之争

第734章 门户之争

    第734章 门户之争
    此时,韦全忠设想的局面基本成型,洛阳依旧在他手中,而他也在大局上控制住了关中,正在从关中回师,面对江东军。
    更妙的是,河东军也在这个时候被局势逼着加入战局,让江东军不得不两面迎敌。
    当然了,崔绍毕竟不是什么神人,这一次劝动河东军,一方面是因为迫于局势,河东军如果再不动手,以后真就没有什么太好的介入机会了,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朔方军也付出了实打实的好处。
    这种时候,承诺,地盘之类的都是一钱不值的狗屁,真正实打实的,就是军需钱粮,朔方军是实实在在的往泽州送了不少钱粮,几乎足够支撑李槲整场战事。
    虽然出了点血,但是韦大将军心里还是相当高兴的,在这种局势下,一旦江东军支撑不住,被他里外开,整个中原,就只剩下他跟河东军两家,到时候即便再斗上一场,他也不怕河东军。
    毕竟这个乱世之中,不止李云一家在爆兵增兵,朔方军这几年,也没有闲着,从上一次“勤王”被封王之后,回到了朔方的韦全忠,就已经在尽最大努力增兵了。
    这一次南下,他先占了一段时间中原,那个时候他也在尽力扩军,如今,他的后方是整个关中,他在关中,同样在征兵。
    而且,他征兵的路数,跟李云是全不一样的。
    那真的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完全是强征兵丁。
    这并不奇怪,这个时代的军阀,乃至于朝廷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兵源的时候,向来都是这么个征法,事实上,李云才是这个时代的另类,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暴力机器,做事像他这般温柔。
    也就是说,韦全忠这种人,或者说这种军阀,他麾下军队的数目,完全受限于他的供养能力。
    而实际上,韦全忠这一类军阀,供养军队的方式也相当“经济实惠”,军饷这一类,可以说似有似无,普通兵丁更是没有铠甲可言,连一个像样的兵器都未必会分发下去。
    朔方军原先是十万人,上一次勤王,损失了万余人,回到朔方之后,朔方军的兵力就增幅到了十三四万人。
    而现在,如果单论军队数目的话,韦大将军麾下兵力,可能已经接近了二十万,只不过具体能有多少类似于朔方军边军的战斗力,那还很难说。
    这个增幅听起来夸张,但实际上,如果他李云李某人,也按照韦全忠征兵的路数去征兵,以他的地盘还有经济能力,他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拉起来一支四五十万人规模的军队,到时候他麾下四个将军,都可以受封大将军!
    汝州,怀州两个战场,先后交战之后,韦全忠才终于依依不舍的领兵从潼关离开了关中,驻兵陕州。
    此时,他与李云所在的洛阳,已经相当之近,只几百里的距离,而两大军事集团的终极碰撞,约莫也就是在这一天了。
    千秋史册永远会记住这一年。
    昭定六年!
    韦大将军的帅帐里,一份份战报,先后不绝的送到他的帐中,韦大将军虽然已经认识字了,但是读这些文书对于他来说,还是太过费神,旁边有书办先看一遍,然后再简明扼要的向他转述。
    很快,文书念到了汝州的部分,这书办看了看韦全忠,然后低头道:“大将军,这份汝州的文书里说,杨厚将军已经同江东军交战数次,虽然没有大败,但是数次都吃亏不小,此时杨将军已经不敢再出兵,而是缩在了汝州城里。”
    “怀州那里,赵成领着的江东军,也没有据城而守,而是主动出城迎战,双方正在激战之中。”
    “真是热闹。”
    韦大将军好整以暇的剔了剔牙,然后看向一旁的黑衣中年人,笑着说道:“先生,这李云在江东打顺仗打习惯了,现在太过狂妄自大,他在我面前这样用兵,真是蠢不可及。”
    这中年人姓贺,真名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他今年四五十岁,从二十多岁就跟在韦全忠身边,替韦大将军出谋划策,是实打实的朔方谋主。
    这些年,韦全忠的崛起,至少有他三分功劳。
    包括先前的勤王,基本上也都是他的主意。
    这位贺先生身材高瘦,脸有些黑,一眼看过去,远一些的话甚至看不清他生得什么模样,听到了韦全忠的话之后,他抬头看着韦全忠,笑着说道:“大将军这话怎么说?”
    韦全忠呵呵一笑:“李云此时南北受敌,主要精力都分摊在了南北两边,而我韦某人,此时在他的正西,距离洛阳只数百里,如果我主力长驱直入,直插洛阳,他如何抵挡?”
    “更不要说,我儿还在洛阳城里,且主力未伤,一旦我主力兵力城下,他便可以立刻出城,里应外合,打烂洛阳附近的江东军!”
    韦全忠嘿嘿一笑:“这样两只手出拳打人,却中门大开,岂不是蠢?”
    贺先生想了想,开口笑道:“大将军不会这么做。”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双方立时就是决战,再难拉扯开来,北边的河东军一旦听闻这个消息,李家那个小子想都不会想,他哪怕是断尾,也会立刻脱离战场,作壁上观。”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洛阳附近的江东军有所伤亡,江东军整体实力还在,双方…还是一对一的血战。”
    韦全忠沉默了片刻,轻轻点头:“那李槲,跟咱们不是一条心。”
    “这个李云。”
    韦大将军的目光,落在两座县城上,缓缓说道:“新安,寿安两座县城,洛阳的西门户。”“不管战场如何,我要先吃下这两个县,只要下了这两个县,洛阳西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门户大开。”
    贺先生想了想,开口说道:“李云,大抵在这两个县,布置了重兵。”
    韦全忠“嘿”了一声:“他三路用兵,还要看顾洛阳,两个县城,他能有多少兵力?”
    贺先生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韦全忠,轻声道:“大将军,千万不要小看了江东军的兵力,江东军每一天的兵力数目,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在下最近一年时间钻研过李云这个人,这李云从起势以来,每打下一个地方,就会很快在当地编户齐民,铺设行政,可以说,他的江东势力,从占了金陵开始,就已经算是建国了。”
    “而最近三四年,乃至于五六年时间,他一直在做的,都只是在拓展国土,而不是扩张地盘,他的后方…太强了。”
    “谁也不知道,每天他会有多少兵力,填充进战场。”
    韦全忠闷哼了一声:“他在扩军,老子也在扩军,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家伙…”
    “不信能翻了天。”
    说到这里,他低喝了一声:“褚胜,何雄两人叫来!”
    这两人,俱是朔方军的将军,也是韦全忠一手带出来的嫡系。
    两个人很快到了帅帐,跪在了韦全忠面前,低头叩首道:“大将军!”
    “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一人取新安,一人取寿安!”
    “十五日之内。”
    韦大将军沉声道:“务必取下这两座县城,否则军法从事!”
    两个将军闻言,都是低头应是,脸上泛起笑容。
    县城这两个字,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而且,县城这个级别的战术目标,从前也从来不会跟“万人”这个层级挂钩,一个县城,通常来说就是一个校尉营,撑死了一个都尉营就能占下来的目标。
    而他们两个人,各自麾下的兵力,都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见二人嬉皮笑脸的,韦全忠拍了拍桌子,沉声道:“这一两年,江东军什么模样,你们也见识过了,这帮子人虽然战场上的经验不是如何丰富,但是打起仗来是真他娘的不要命。”
    “这两个县城,都有江东军重兵把守,而且一定有火器。”
    “不要轻敌,更不要懈怠。”
    两位将军连忙低头抱拳,应了声是,然后下去点兵去了。
    韦大将军扭头看着一身黑衣的贺先生,呵呵一笑:“先生,占了中原之后,本王是不是就可以建国称帝了?”
    贺先生想了想,默默点头。
    “差不多了。”
    ……
    两日之后。
    新安县城,一个年轻人正坐在城楼上,时不时拿起望远镜看向远方。
    这会儿是春天,草木发芽,他的嘴里还叼了一根嫩绿的狗尾巴草。
    很快,有传信兵一路小跑,到了他面前,低头道:“都尉,大股敌人直逼新安而来!”
    这年轻人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咧嘴一笑。
    “终于他娘的到了我余野,建功封爵的时候了!”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野骨(骨科1v1)痛感治愈(1v1 sm)斗罗:穿越霍雨浩,我真不是魅魔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沈溪娇宠皇妃:殿下,我不约极限飞行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