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一家人开拖拉机去县里看怀孕的顾晓霞,这事很快就经陆大嫂转由队八卦集散中心传遍了全村。
门市部那里,马金宝今天没放羊,羊交给儿子放去了,他坐在板凳上滋溜一口酒,放下杯子抹了一把嘴说道:
“嘿,人家都是小辈见长辈,到李家是转过来了啊,全家老小一起去看小的——也就是人家是国家干部啊!这当官的就是好,以后我也让我的孙子当官!”
没人应和他。
有些人想法可能和他一样,但也不会轻易说出来。谁也不敢保证说出来后会不会被人传到李家耳朵里去。
马金宝是以养羊为生,其他啥也不干,他跟个老赖一样,根本不会去管别人的想法。
但其他人不一样。李龙这两年几乎算是掌握着队里人的经济命脉,真把他惹火了,放一声话,那几个活不给某些人干,或者不收一些人的东西,那今年的钱哪里来?
怂货!
马金宝看着在门市部这里的这些闲人,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子轻蔑,一帮子人哪个都比李龙大,却被一个年轻小伙子给轻易掌控了,真丢人!
这段时间算是农闲时间,有勤快人还会在地里锄草,一般的就基本上能休息两天放松一下。
如果说村头大榆树下面是一些女人聊天的地方,那这门市部就是闲散男人八卦的中心位置。
几年后队里又开起了几个商店,一开始也叫门市部,后来改成了小卖部,再后来改成了小商店。
有人看到了商机,直接在自家院子里卖东西,还摆起了烧烤摊、麻将桌,然后就红红火火起来。
眼下门市部还没什么变化,农村人应对外界的变化会相对慢一些,基本上都是等到大局定了之后才会做出改变,眼下算是风潮起却还没稳的时候,门市部还只是卖东西。
最多就添加一些自家炒的葵,有时这些甚至不是卖的,直接炒好放一盘在柜台上,供大家免费吃,也算是招揽顾客的方式。
毕竟有人气了,才有人买东西。
马金宝看没人回应自己的话,哼了一声,自己给自己又倒了一杯酒,刚要喝的时候,看着陶大勇牵着驴车往回走,便喊了一声:
“陶大勇,过来喝一杯!”
以前陶大勇也是门市部喝酒人员中的常驻份子。
只是从去年年末开始他就有些改变了。
今年打瓜种下之后,陶大勇一家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到时不发芽。
种之前还专门去请教了一下李建国,泡了种子,地也是专门挑的。
如果不发芽,那就瞎了一年了。
陶大勇这算是赌上了。
让他惊喜的是发芽率达到了八成,苗不说出的很齐吧,至少让那些看笑话的闭上了嘴。
队里不少人当面或者背地里笑话陶大勇笑话了半年,说他钱买了瘪种子,当了冤大头。
一冬天陶大勇都没怎么出门,就是不想让人说。
煎熬啊。
媳妇马春红也没少埋怨他——虽然从去年年底开始陶大勇就强势了起来,但这种子没种出苗之前,他一家都没底。
所以在种下去一个星期,打瓜苗慢慢长出来,看着嫩绿的一片,陶大勇别提多高兴了。
接下来收拾打瓜地里的草,他比谁都勤快。
大强买了拖拉机,陶建设就和他商量,把家里的驴车给了大勇。
陶大强没啥意见,毕竟是自己的大哥,总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驴车给了陶大勇后,他去地里干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那打瓜里让他侍弄的一点草都没有。
头次种打瓜,他不懂技术,就经常去李建国家地里看,人家开垄他也开,人家打杈他也打,人家上肥他也上,人家浇水他也浇。
这么以来,陶大勇家的打瓜种籽虽然是次一等的,但打瓜苗长的却是全队最好的。
他媳妇马春红都说,他对儿子都没像对打瓜苗这么好。
马金宝叫他的时候他是才从打瓜地里回来,这回是发现打瓜留苗留稠了,虽然有些不舍得,但那多的苗株总得拔掉,不然都长不好。
听着马金宝的话,陶大勇摆摆手说:
“不了,回家吃饭,下午还要干活了。喝了晕呼呼的,下午就没办法下地了。”
“这还下地干啥?天天忙,你能忙出来个啥?你还能比李龙强过去?”
陶大勇听着笑笑着:
“哪能有小龙厉害?咱老农民,那不就得好好在地里干活嘛,地里刨食,多干点没啥坏处。”
说完牵着驴车就要走,马金宝急忙喊他:
“李龙媳妇子要生娃娃了,人家一家过去看,你不说李龙厉害吗?你不去巴结一下?”
“巴结啥?人家生娃娃了,等坐过了月子,肯定是该看的嘛。”陶大勇倒也不生气,他知道马金宝的德性,这人嘴里就没啥好话。
“那还不是巴结?不然你去给了个小辈送东西?”马金宝就见不得别人和李龙李建国家亲近。
反正他没占啥便宜,那别人占了,去亲近了,那就是巴结。
“那咋巴结了?这队上生娃娃了,老的小的送点鸡蛋啥的,不很正常,咋就巴结了?”陶大勇觉得马金宝有点奇怪,他也忍不住声音提高了,“再说了,就算巴结咋了?
他小龙让我挣着钱了,让我家的生活变好了,我巴结他不对吗?晓霞是国家干部,人家吃商品粮的,人家是咱们队里出来了,是咱们队的这个!”
他竖起了大拇指说:
“巴结一下咋啦?总比巴结你这个酒鬼强吧?”
说完陶大勇气哼哼的牵着驴车走了。
走出几百米快到家的时候,陶大勇便不气了。
他对马金宝还是了解的,知道这是啥人。不就是人家过的比他好,嫉妒呗。妒嫉了又没啥办法,就只能说这些酸话。
有啥意思?
还是好好种好自家的地。
想想那二十亩打瓜。就算亩产少点儿,算一亩收一百五十公斤,哪怕一百二十公斤。
一公斤打瓜籽三块钱,那一亩地也三百多,二十亩地……
陶大勇都不敢想了。
别说三块钱,就是一块钱,那也比种麦子、苞米强太多了。
想着可能的收获,陶大勇就感觉自己浑身是劲儿。
咱农民,还真是得从地里刨食吃。以前种地不挣钱,那是不会种啊。
这跟着李家,还真就有赚钱的希望啊。
今年这地里真能收那么多打瓜籽,真要有三块钱一公斤的话,那年底自己也买辆拖拉机!
他一直觉得自己比弟弟大强强。
但大强跟着李龙后,这两年日子过得是比那苇子长的还快,还好。
先是买了自行车,后来结了婚,现在有了娃,还买了拖拉机,又盖了新房子。
一件件事情,陶大勇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以前自己的弟弟是被人嫌弃的,眼下呢,成了队里年轻人巴结的对象。
陶大勇也想自己能过上好日子,不说比弟弟强吧,至少钱不那么紧张。
他希望这一次打瓜的事情就是自己翻身的契机。他也知道这打瓜种子是人家李家给自己的,人家的恩情得记下。
不然刚才陶大勇也说不出那话。他也算是看清楚了,队里的人比较现实,谁家过得好,谁家有本事,那谁家在队里才有声望、地位。
好好干才是正道,有那喝酒的功夫,不如去地里多拔点草呢。
李建国开着拖拉机来到大院子的时候,李龙他们才吃过早饭不久。
顾晓霞不上班了,韩芳还要上学,早饭的时间没变,不过顾晓霞的饭量大了不少,吃的也比较慢,所以韩芳基本上是吃的最快那个,吃完就匆匆去上学了。
李龙也给杨大姐说了,吃过饭就让她忙自己的去,自己和顾晓霞最后收拾。
有李龙在,杨大姐也不客气,吃过饭把厨房简单收拾后,就再做去卖的饭,然后推着车子去市场。
李龙则在顾晓霞还吃的时候,喂喂狍鹿子、逗逗小黑狗。
等顾晓霞吃完,他扶着去休息后,再收拾饭桌子。
听到拖拉机声响,李龙一开始还以为是又有人过来购买收割机了。这些天天有人过来要想着购买收购机,有些人步行过来问情况,有些人干脆就把拖拉机开过来,想着直接把收割机拉走。
不过当拉开大门,看到是大哥开着拖拉机拉着一车家里人的时候,李龙乐了,他急忙把大门完全打开,然后过去把吉普车往里开开,给拖拉机腾出位置来。
李强动作快,看着院子里跑着的狍鹿子和小黑狗,竟然直接从车斗子上跳了下来,飞扑过去要看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老爹老娘,大哥大嫂,你们咋来了?”
李龙是真的有些意外。
“这晓霞要生了,我们过来看看。”大嫂梁月梅下了拖拉机,边往顾晓霞那边走边说道。
因为在自己家里,顾晓霞穿的是杨大姐给做的类似睡衣的家居服,圆领的碎布缝制的,李龙还给提了自己的意见。
家里人来了,顾晓霞慢慢站了起来,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李娟好奇的走过来看着小婶子,她已经有些日子没看到顾晓霞了,现在看着她,感觉变化好大。
杜春芳在梁月梅身后来到顾晓霞跟前,问着她的情况。
“肚子咋这么大?是怀了两个吗?”杜春芳毕竟见的多,问道,“你这……不像是一个。”
“是两个。”李龙在那边正和老爹、大哥说话,听到老娘的问话后,便替顾晓霞回答,“还不知道男孩女孩哩。”
“一男一女最好!”梁月梅笑着说,随后看了看顾晓霞的肚子,“当然,生出来健健康康的,都好!”
一听是两个,院子里的人都开心惊喜起来,就连正在逗着狍鹿子的李强也跑过来看稀奇,想看看即将出生的弟弟或妹妹。
李青侠忍不住问了李强一句:
“强强你看,婶子肚子里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弟弟吧?”李强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弟弟能跟我一块玩……妹妹也行啊。”
好吧,问也白问。
招呼着家里人坐下,李龙去给老爹老娘倒水,梁月梅就不让他忙活了,厨房就在那里,都是自家人,也不必那么客套。
聊了一会儿,梁月梅就问生产的日子,说了自己打算到时候过来伺候月子。
“有杨大姐在这里,大嫂你地里活忙,不用过来的。”顾晓霞说道。
“俩啊,那个杨大姐再厉害能带过来吗?”梁月梅摇了摇头,“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咋也得过来照顾一段时间再说。”
她扭头问李龙:
“小龙,有住的地方吧?”
“有有有,那哪能没有呢?”李龙笑着说,“那主屋两边两间卧室,我和晓霞在西边,到时大嫂你就住东面。”
“那到时坐月子,你也不能进月子房。”梁月梅说道,“换个地方。”
“行啊,我住那边。”李龙随意往东面厢房指了指,“住的地方多的是。”
这事就这么简单的定了下来。
李家人还沉浸在顾晓霞怀了双胞胎的事情上,这简直就是大惊喜了。
接下来李建国和李青侠在院子里处理鱼,李龙去叫顾博远。
既然家里人过来了,顾博远那边最好叫一下,看看他的想法过不过来。
顾博远一听李建国他们来了,立刻就把店里的顾客打发掉,坐着李龙的吉普车来到大院子。
他和李建国也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和李青侠、杜春芳打了招呼后,便和李建国聊了起来。
亲家对于自己女儿怀了孩子挺重视,顾博远也很高兴。
上午一点的时候杨大姐推着板车回来,看到院子里这么多人,也有些意外。
好在李家人她是见过的,有点拘谨的打了招呼后,便去厨房做饭。
梁月梅和她一起,做饭的时候就聊着顾晓霞的事情。
知道梁月梅到时月子里要过来,杨大姐也算放下心来。
说实话她是肯定要照顾的,但知道顾晓霞怀的是两个,杨大姐也挺担心的。
眼下有人帮忙一起照顾,她自然高兴。
李龙也说了自己的想法,等快要生的时候,提前几天他要带着顾晓霞住进石城二医院。
石城二医院是附近最好的医院了,后来就变成了石城大学附属医院,再后来把玛县县医院都归纳到这所医院的附属医院了。
这里面医生的技术肯定是比玛县要强一些。
如果不是乌城太远,李龙还打算把顾晓霞拉到乌城生产呢。
主要是生了孩子后,从乌城再拉回来,顾晓霞太受罪。
毕竟从石城过来就十来公里,从乌城可是一百多公里。
那感觉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李龙如此重视,顾博远自然没意见,李家人,李青侠无所谓,杜春芳感觉没必要,但儿子既然做决定了,那她也不可能反对。
李建国和梁月梅自然是乐意的。怀孩子本身就是生死大事,这还怀两个,生起来自然是很难,双倍的危险。
能到医院自然是要去医院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
中午做的是米饭,炖鱼,炒青椒鸡蛋,以及炒刀豆。这边炒刀豆的习惯是斜切成丝,加上燷的肉炒,非常的香,很下饭。
周末学校有活动,韩芳回来的时候发现院子里这么多人也有些惊奇,杨大姐给她说人,她很有礼貌的一个个打招呼喊人,然后就和李娟李强一起玩起来。
这个院子这么多人,这么热闹的时候还不多,因此大家吃的也非常的开心。
院子大就是有好处,吃过饭后,三个小孩去看刺猬,杨大姐和梁月梅收拾厨房,杜春芳和顾晓霞说着后面该注意的事情。
男人们则在院子里“参观”,李龙顺便说了自己去奎屯拉收割机的打算。
不算什么大事,大家也都知道情况,所以这事也就相当于通知一声。
“到时你看情况,能割就割,晓霞这边要有事,你就别割了。”李建国当着顾博远的面给李龙说了这个事情,“家里最重要,懂吧?”
“懂,我懂。”李龙笑着说。(本章完)
第673章 生孩子是在过生死关
同类推荐:
市长和他的两个美丽儿媳妇、
不一样的神豪系统、
我的同学小爸爸(全)、
奴隶母亲与我这个奴隶女儿、
驭奴无双(更新至80)、
优穴攻略系统、
[快穿NP]被迫攻略的女主角今天也在强制爱中吗?、
快穿之女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