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肉屋
首页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504章 朱元璋考察锦衣卫对民生的关注度

第504章 朱元璋考察锦衣卫对民生的关注度

    端坐在那龙椅之上的朱元璋,脸色阴沉得似能滴出水来。
    整个大殿内的气氛,都仿佛被一层寒霜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方才朱元璋听闻铁甲船出现怪异情况,还有那蒸汽机研制也是困难重重之事。
    这等关乎大明海防根基的大事,桩桩件件都如巨石一般压在他的心头。
    朱元璋深知海防对于大明的重要性,那可是守护大明万里海疆,保境安民的关键所在啊。
    如今这接二连三的状况,怎能不让他心生疑窦?
    其间到底是暗藏着别有用心之人在背后蓄意搅局,妄图破坏大明安稳,还是朝廷内部有人尸位素餐、办事不力呢?
    在这大明天下,老朱自登基以来,那可是以铁腕手段治理国家。
    推行了诸多利国利民的制度,桩桩件件皆是为了稳固大明江山的根基。
    就说这里甲制度吧,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缓缓开口对身旁站着的太监总管吴成说道:“这里甲制度,乃是咱精心谋画。
    层层管控,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让那些个地方上的事儿啊,都逃不过朝廷的眼睛。
    也使得地方上的安稳更有了保障,此乃治国安邦之良策啊。”
    吴成赶忙躬身附和:“陛下圣明,有此制度,我大明地方自是安稳许多,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接着说道:“还有那黄册制度,把户籍人口明晰得清清楚楚。
    哪家有几口人,是做何营生的,朝廷皆能了如指掌。
    如此一来,不管是征税纳粮,还是征调徭役,都有了依据。
    这天下的事儿,可不就在咱的掌握之中了嘛。”
    吴成再次恭敬回道:“陛下思虑周全,此制度真真是让我大明的根基越发稳固了呀。”
    其实锦衣卫也是朱元璋手中的一把利刃,肩负着监察百官、刺探情报等诸多重要职责,那可是他的耳目呀。
    朱元璋想到此处,目光中多了几分锐利。
    他朝着殿外望了望,仿佛能看到那隐匿在各处的锦衣卫身影。
    经过最近这四年多的精心经营,锦衣卫早已在应天府下辖的八个县,织就了一张无形却又严密的大网。
    上至达官显贵的府邸,下至市井街巷的角落。
    可谓是无孔不入,任何风吹草动都难以逃过他们的耳目。
    半个时辰之后,负责此事的锦衣卫千户王大年便匆匆赶来。
    他脚步沉稳却又透着一丝急切,手中捧着整理好的密报。
    那密报被王大年小心翼翼地护在怀中,仿佛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待走到大殿中央,他赶忙躬身行礼,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随即朱元璋神色恭敬的说道:“陛下,相关情况已整理成密报,还请您过目。”
    朱元璋坐在御案之后,目光深邃如渊。
    犹如那深不见底的寒潭,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只见他眼神中透着意味深长的审视,缓缓开口说道:“锦衣卫作为一个卫所,目前编制人数为 5600人。
    一个千户所满编为 1120人,一个百户所则是 112人。
    此乃咱为拱卫皇室、监察天下所设之规制。
    各卫所皆有其职,不容有丝毫差池。
    你们务必尽心竭力办事,不要辜负咱和朝廷的期望才行。”王大年赶忙再次躬身,头埋得更低了些,额头上都隐隐冒出了汗珠。
    他声音洪亮却又带着几分敬畏回道:“陛下圣明,卑职定当尽心竭力。
    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辜负陛下与朝廷厚望。”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才将目光移到那密报之上。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一边看着密报,一边似是在心中暗自思忖着什么。
    殿中一时静谧得只余下朱元璋翻阅密报的细微声响,气氛愈发显得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王大年忽然跪地俯身叩首,神色恭敬而虔诚。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朱元璋,朗声说道:“卑职承蒙陛下信赖,得以从微末之中崛起。
    想当初,卑职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卒。
    幸得陛下慧眼识才,又有诸位大人的悉心提点,这才忝为锦衣卫五大千户之一。
    如今既担此重任,定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朝以忠诚为为官首要之德,卑职深受皇恩,必不敢忘。
    定严守职责,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他放下手中密报,注视着王大年,缓缓开口道:“王大年啊,你可知这锦衣卫的千户和副千户,分别是正五品、从五品。
    位高权重,相应的俸禄自然也不低。
    你们的月俸分别为十六石和十四石,目前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是大米两石。
    咱且问你,你可知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吗?”
    王大年先是一愣,心中暗忖陛下怎突然问起这个。
    但他很快回过神来,赶忙如实回禀:“回陛下,据卑职所察,如今街头油贩、私塾先生和伙夫的年收入,折银约为20两。
    奶娘的年收入折银约为 24两,屠户的年收入折银约为 36两。
    自耕农的年收入折银约为 15两,佃户的年收入折银约为 9两 4钱。
    可以参与‘高级教师’资格评定的经师,年收入折银约为 50两。
    接受官府雇用的银匠和衙门马夫,年收入折银约为 40两。
    马场杂役和担任衙门记事员的书办,年收入折银约为 18两。
    卑职等人之所以能够享受比普通百姓更高的收入,全赖陛下洪恩浩荡。
    毛大人平日就时常教导我们,要懂得饮水思源,全心全意效忠陛下。
    因此卑职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就是为了不辜负陛下的这份信任。
    我朝百姓虽勤劳质朴,但赋税、徭役等亦为生活之重负。
    幸得陛下圣明,常施恩泽,方保民生之安稳呐。”
    朱元璋听完王大年的这番话,不由得眉头微微皱起,似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缓缓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御案前踱步,一边踱步一边说道:“说起来你们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么高的薪资待遇,还要多亏了老三当初制定了业绩和奖金。
    那晋王啊,别看他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的。
    可在这事儿上,倒是想得周全。
    给咱锦衣卫出了这么个好法子,让你们有了奔头,也更用心办事了。”(本章完)


同类推荐: 野骨(骨科1v1)痛感治愈(1v1 sm)斗罗:穿越霍雨浩,我真不是魅魔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沈溪娇宠皇妃:殿下,我不约极限飞行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