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肉屋
首页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电影 第599章 做狗不易

第599章 做狗不易

    第599章 做狗不易
    张伟评和张一谋没脸待下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沈三通很克制了。
    《十三钗》有原著,《魏特琳日记》,确实是传教士,只不过她是女的。
    日记中记载,逃到安全区的确实有一些女性是青楼女子。
    不只是说东大人钱,拍了一部歌颂白人这么简单。
    选取了13个青楼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这个视角很恶毒。
    严歌苓原是魔都人,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然后选项留学。
    人文社科领域,外面愿意给发行出版书籍,又是在那个年代,冒出来的必然符合要求。
    张一谋在原著基础上进一步发挥.
    想到这,沈三通生理上反感,打断了自己的想法。
    要不是陈克辛、陆钏前车之鉴,干涉别人不仅自己灰头土脸,而且没什么作用,只是掩盖一时,否则他真不会这么算了。
    小说,特别是传统出版的小说,和电影差不多,人物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不只是作者自己参与,还有出版社。
    电影的角色创造,更是很多工种参与。
    没有什么意外,没有什么不小心!
    沈三通岂能不恶心!
    不是说在历史之中没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作为文艺作品,在这种苦难的历史中,选择这个点切入,是有大问题的!
    沈三通不想和张一谋扯上合作关系。
    他知道两张矛盾,乐视能给的东西,沈三通也能给。
    沈三通还知道奥斯卡喜欢什么。
    用利益勾引,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沈三通筹码多的是,只是他不想这么做。
    前世都说张伟评为了提高票房收益,打算利用妮妮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在片中的一段激情戏作为宣传的重点,来吸引观众眼球。
    这种做法让张一谋感到非常不满和反感。
    在张伟评看来,这样的宣传手段或许能带来更高的票房回报。
    然而,张一谋对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电影应该靠其内容和质量来吸引观众,而不是通过制造耸人听闻的噱头来博取眼球。
    观众更看重的是电影的情节、演员的表演以及整体的制作水平,而不是这些刻意制造的炒作点。
    因此,两张的意见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这个说法张一谋成了白莲,可真的如此吗?
    张一谋起家的作品《红高粱》就有类似味道,然后呢奥运8分钟,张一谋用裁成超短裙的旗袍、高高踢起的大腿、飞吻、暗红的色调,给出了暗示。
    看不到中华文明应有的厚重、雍容,只是某种恶劣的迎合。
    当张一谋用这样的视角拍摄出《金陵十三钗》这样的戏,再往回找其他的,有什么意义?
    所以,沈三通一点不想沾上。
    郭静明还算是干的牛屎,韩憨他看不惯但一样合作,可是张一谋哪怕有利益,他也不想沾。
    《金陵十三钗》的危害可比《色·戒》要大,李铵不过是华人,他代表的群体有限。
    张一谋土生土长的国人。
    严歌苓喜欢写什么小说,她已经改了国籍,也是她外国人的意臆想。
    可如果东大导演将其影像化,性质就不一样了。
    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名单》,让人看了心怀同情。
    而东大一个两个只想着用这个题材捞名捞金,相比于《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更加不堪。
    在选定论和一神教思维之下,张一谋和李铵一样,都选择自己走上祭坛,不同的是张一谋代表的人更广。
    不是沈三通在冒犯张一谋。
    当张一谋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拍摄这个题材,是沈三通,以及其他人先被冒犯了。
    张一谋三人离去,沈三通继续拍戏。
    陈澈希作为电影制片,把张一谋一行送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前演员,张一谋的戏,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能够拒绝。
    而在社会层面,老谋子也登上了神位,执导奥运开幕式给他铸了金身。
    沈三通这样的毫不客气的措辞,对于陈澈希冲击极大。
    生出认知崩塌的恍惚感。
    拍完戏收工,陈澈希内心依然激荡:“《金陵十三钗》问题那么大吗?”
    “原著你看过吗?”沈三通问她。
    陈澈希说:“没有,不过听说过。”
    沈三通简单说了下:“这可以说一本堪称无耻的小说,而张一谋改编不输于《色·戒》。”
    陈澈希懂了。
    《色·戒》创作以及背后原作,是三通娱乐的学习材料,负面教材,陈澈希作为制片人有参与学习。
    在业内掀起的波澜更大,炒作床戏一刀切。
    “你怎么没使绊子?”陈澈希问。
    沈三通说:“我管不到,也不想管,也没有立场去管。”
    说白了,以张一谋的地位,没法奈何他。
    东大就是这个情况,谁都能说,再逆天的话都不禁止。
    不付诸行动,没人管。
    “再说了拍出来才能让观众知道我们这行拔尖的人都是什么素质,苦难题材,去讨论人性.”
    不是沈三通刻薄,这个戏就是这个情况。
    “哎,张导大概是冲击奥斯卡走火入魔,再加上张伟评上蹿下跳,未必是想这样。”
    “他们在做什么自己清楚。”沈三通冷笑。
    沈三通不信艺术说辞,也不相信无意之举,做了就是做了。
    陈澈希叹息道:“张导5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比我们更加明白其中的意义。哎,现在这样。我不明白,奥斯卡这么值得迷恋?”
    “八零后当然不理解。”沈三通说:“哪怕是我们这个圈子,八零后导演也很少味道浓的,大多是无病呻吟的文青。”
    陈澈希道:“.你真狠,连自己也骂。”“实话而已。”沈三通很平静:“我们这个圈子直到此刻依然是这样的。”
    “陈翀、百灵跑了,陈翀不跑没有刘小庆出头的机会,那个时候陈翀才火呢。还有《庐山恋》火遍全国的女主,也往外跑。”
    “到了现在依然有,想外面跑的多了,往港圈里跳的也大有人在。再过几年,韩流快不行的时候,可能也会有人追着舔。”
    陈澈希说:“你的话多少带点情绪。”
    沈三通说:“这些是追高的,张一谋还不太一样。”
    “哦,怎么不一样?”陈澈希好奇,沈三通总能给出让人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某种解读。
    看似出乎预料,仔细回味却又莫名符合逻辑。
    沈三通反问:“你知道bj子弟忍不住哼哼起来的黄金岁月,是什么吗?”
    陈澈希若有所思:“大院子弟那些,王硕、姜闻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
    沈三通点头:“玩别人不能玩的东西,不是说物质上多丰富,而是精神上仿佛获得了某种升华,比其他人更接近‘文明’。”
    “上海子弟的哼哼,幻想时间,你知道是什么吗?”
    陈澈希摇头,这个她不太懂。
    沈三通问:“红白机知道吗?”
    陈澈希说:“知道,我小时候玩过。”
    “那你家庭条件不错。”沈三通知道她是富婆。
    红白机,也就是fc游戏机,是任天堂生产、发行和销售的8位第三世代家用游戏机,本子版官方名称为家庭电脑,俗称“红白机”。
    83年7月15日在本子推出,85年10月18日在旗国推出。
    红白机是当时最畅销的游戏机,全球销量千万台。
    上海子弟的幻想,后世复旦有个教授严峰,就是代表人物。
    大对账的时候大破防,用核毁灭来恐吓网友,发出最歹毒的诅咒。
    “多年以后,当张铁蛋在防辐射地下避难所仅剩的一台红白机上无聊地玩魂斗罗的时候,会想起他曾用过的小红书上突然涌来大批ticktock难民那个短暂而又欢乐的夜晚。”
    恐吓中,提到了很多人陌生的词“红白机”。
    八零后九零后都不理解,记忆里没有这一环,很多是逃学上网吧。
    而严峰的幻想时间,他这样人嘴里的“黄金岁月”,就是玩红白机。
    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部分国人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游戏机为何物的年代,他在某个充满阳光青春的午后,玩着别人玩不到的游戏,精神上似乎和遥远的“发达”国度共鸣了。
    这种深刻的记忆,成为了他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所以在发出最恶毒的威胁之中,在核毁灭之中,还是忍不住哼哼的玩着红白机。
    沈三通说到张一谋:“他的奥斯卡情节,这种情绪的产生,也是源自于他的‘黄金岁月’。”
    “奥斯卡其实从利益上来说,没法给张一谋带来多大提升。不是收买,至少不是简单的钱收买。”
    “张一谋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业早期,‘睁眼看了世界’,精神受到了‘文明’社会的巨大冲击。”
    “那个时候物质差距又极大,而张一谋也确实从摇尾巴中获得了好处,有了巨大的名声,能够和陈凯各这样的二代抗衡,甚至胜过一筹。”
    “他那时的欢喜,是真实的。通过摄影、通过电影改变了自己命运,收入上、地位上获得极大成功,确实是黄金岁月,又处在个人体能年龄的青年时期。这种感觉自然移情到了外国奖项,以及某些国家。”
    时至今日,张一谋没有什么把柄,也没有什么黑料。
    当年欧美矛盾突出,留下了活动的空隙,也就是摇尾巴,带着点谄媚,没有跪下,可以轻易的挣脱枷锁。
    而且如今物质上,和西方差距大大减小。
    可如同从小被铁链拴住的大象,挣脱不只是行为上的行动,也是心理上的突破。
    在心灵深处那种璀璨的绚烂的记忆打了下去,像是思想钢印一样,忍不住哼哼起来。
    这就是奥斯卡情节。
    与其说奥斯卡情节,不如说年轻时候心灵受到了冲击,信息量过载,年龄大了也不能消化。
    能够消化的人,可以在旗国最巅峰的时刻,在每一种他人膜拜的截面中找到另一面,在赞成中找到否定,在否定中找到赞成的。
    而笨一点的人,类似于沿海有些地方去海外打工的,人家也不考虑太多,和润人也不同,就抱着干几年赚个外汇差回来造房子结婚。
    这样的人,不仅不会被旗国制度性歧视收割,反而很好的结果。
    人生就是这样,不怕聪明,也不怕笨,最怕不聪明也不笨,上不去也下不来,在那纠结。
    痴迷于过去的黄金岁月,还有个隐藏的信息,那就是现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这些人不是物质上不满意,而是自己没法获得快乐。
    这样的家庭的子女,父母收入不错,但家庭氛围很窒息。
    陈澈希不知不觉改了称呼:“这样的戏,大概张一谋要得偿所愿了吧。”
    “哈哈。”沈三通笑了,眼泪都快出来了。
    陈澈希莫名其妙:“你笑什么?”
    沈三通哈哈大笑:“宁昊那部《无人区》拿去冲奖,可能性都要比《金陵十三钗》大,《无人区》是纯粹的野兽,不好的点就是有现代痕迹。”
    “最好是古代,这个古代不能具体到某个朝代,不能有任何的历史考究,要符合华夏历史如同静止的死水,千百年永不终结的专制,带着点惊悚,原始,野兽的气味,完全符合某种刻板印象。”
    “然后剧情上,是一个暴君想要毁灭世界的故事,一头蛮横的黑暗的人形野兽,利用欺骗、暗杀、暴力奴役着他人。”
    “这样获奖可能性大,才符合外面的需要。”
    沈三通想了想,又否定了:“也不太行,野兽有力量感,所以最好聚焦于太监,可是太监又丧失了威胁。可能需要太监皇帝这种完全架空。”
    西方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
    黑残暴,大方向对,但是有力量感,哪怕是野兽的力量,他们也不一定会接受。
    “妈的!当狗可太难了。”
    沈三通由衷感慨:“主子病越来越大,三天饿五顿,还要承受主子时不时的精神抽搐。”
    “选题对了,还需要公关各种钱。那么多环节要跑通,有这个能力,国内赚票房不好么?”
    “除了张一谋、贾章科这些被驯服了,不对,准确的说是张一谋这种。”
    “贾章科是有利益在里面的,观众的钱他不是不想赚,而是赚不到,没有这个本事。”
    “张一谋这种才是最孝的,能从市场上赚钱,但是被外部驯服,所以自带干粮干活。”
    “你别说了。”陈澈希三观都崩了,炸裂了都:“《金陵十三钗》得不了奖的具体是什么原因,你还没说呢。别说其他的了,我受不了。”
    如果说奇幻世界,陈澈希脑子要爆炸。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野骨(骨科1v1)痛感治愈(1v1 sm)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斗罗:穿越霍雨浩,我真不是魅魔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沈溪娇宠皇妃:殿下,我不约极限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