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肉屋
首页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电影 第602章 掀起风暴!

第602章 掀起风暴!

    第602章 掀起风暴!
    很多事,不能细想。
    不用过于复杂,也不用阴谋论,只是就事论事的分析。
    就能发现很多忽略的细节。
    沈三通的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柳颜想了想确实如此:“沈导,你的意思我们文艺片有所空白?”
    沈三通说:“同样是文艺片,好莱坞的优秀文艺电影,哪怕是反思,也是为了团结去反思。”
    “不是说好莱坞没有垃圾电影,当然也有,有足够基数才能产出精品,而是说经过市场、时间、观众筛选的电影,是有着对于国家对于时代对于家庭的爱。”
    “爱,一种温暖,活跃的生机,在我们文艺电影中,类似的气质,几乎看不到。下意识的解构,下意识的撕裂,冰冷的、刻板的、空洞的、乖戾的这样的情绪居多。”
    “我一直呼吁不要进行商业和文艺的二元划分,现在我依然做这样的呼吁。见贤思齐,不妨学习好莱坞。”
    “好莱坞的文艺片,它们主流的,没有从根本上、下意识去否定自身文化和制度的。”
    “不仅没有,《阿甘正传》原著是讽刺的,电影拍成了励志故事。”
    “我们不去做深入的解读,仅仅从文化属性来说,这个电影是弥合了当时旗国的撕裂,在获得票房成功的同时,产生了了良好的社会效用。”
    “也是奇怪,我们一些人很推崇外国的事物,却不愿意学好的东西。”
    柳颜不好接话。
    沈三通能说的话,她不能说,还想在圈里混。
    其实她对于沈三通找她来主持这次的直播,就很意外。
    今天还特意打扮了一番,买了件平时舍不得买的羊绒大衣,里面穿了身酒红色缎面连衣裙,既有端正也有性感。
    到了室内,把大衣一脱,细看,该有的都有的。
    柳颜没忘记原来的问题:“沈导,如何看待张导冲奥?”
    沈三通说:“我觉得张一谋导演曾经说的好,奥斯卡只是旗国的奖项,张一谋导演当年也说了,我们重视奥斯卡大奖,是因为旗国电影市场是老大。”
    “与其去追逐奖项,不如推出我们的一套标准,把我们的市场做起来。”
    “先做好自家事更重要。我们重点要摆脱外面的束缚,市场足够大了,足以支撑走出我们的电影道路,就算走不出,也不要傻傻做别人给我们出的卷子。”
    意思不言自明,所谓冲击奥斯卡,是做别人出的题。
    柳颜问:“.所以你才一直没有冲奥的想法?”
    沈三通是很异类的导演。
    从05年出道开始,国产片甚至部分国产进口的票房冠军,大部分在他手里,只有偶尔几次不是。
    如果是国内导演拿了,也基本是他捧的。
    按道理,这样的导演商业成功,要去追求“艺术”了。
    但是沈三通对欧洲三大和奥斯卡没有兴趣,金马金像也没有,连个颁奖典礼也往往懒得出席。
    沈三通摇头:“我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去做地基,三通娱乐也是如此,奥斯卡、欧洲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外国奖项荣誉,不在未来清单之上。”
    “我们这一代电影人,不要去追逐外面的认可,先把市场做大。这样下一代的电影人,他们才能堂堂正正和外面交流或者说较量。”
    柳颜捧说:“哇,你做了很大牺牲。”
    沈三通却不居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都不算俯首,只是耕好自己的田。”
    “造两弹一星,多少人放弃了外部待遇,放弃前沿学术研究,去做工程,把已知的东西建好,而且还是外国已经建成的。”
    “再往前,无数流血的烈士,和人搏杀,把命拴在裤腰带上,什么爱好啊,生活啊,都没有。”
    “相比之下我们电影人多好,有国内奖项,也有市场,赚了这么多钱,收获的成功和物质够多了。”
    “我们不去烧别人的灶台,烧好自己的,很简单的要求,而且也对自己有好处。”
    “烧别人的,把自己柴火烧光了,自己回头要被冻死。”
    沈三通苦口婆心,希望更多人觉醒。
    三通娱乐只是一家公司,不可能做成所有事情。
    电影评价、奖项标准,以及整体架构,需要各方合作来完成。
    追逐奥斯卡,追逐欧洲艺术奖项,会把自己变得不人不鬼。
    一旦进入那个节奏,等着被吃干抹净吧。
    总有一款剥皮的理由,适合每一个自愿走上祭坛的火鸡。
    《寄生虫》如果不是好莱坞资本攻城略地,意图一口吞下棒子市场,是不能拿奖的。
    好莱坞在棒子的操作,是重复古装大片在东大的操作。
    这些和阴谋论无关,也和意识形态无关,仅仅从行业竞争角度。
    人家有这个手段,如何去攻占一个市场,早有一个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
    先捧,捧上去之后,再抽梯子,透支、燃烧掉本土市场。
    发展方向带歪,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最后掐尖,将最顶尖的从业者扫入麾下,按照刻板印象融入人家的规则。
    顶尖明星到了好莱坞,先出演刻板印象角色。
    相当于飞升小说,下界的煊赫一方的老祖,到了仙界扫大门、刷盘子。
    旗国早年最爱干的一件事,从东大毛子等国家,把优秀人才弄过来,然后不使用,故意废掉。
    东大电影好在有政策层面兜底,再加上市场够大,有回旋余地,能够以空间换时间。
    如果全靠幼稚的电影从业者,是真的完蛋。
    棒子电影没有这个自主权,完的彻彻底底。
    电影如此,电视剧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奈飞发力,《鱿鱼游戏》这部戏哪可能这么火?
    沈三通可以肯定,绝对砸钱了。
    不是一般的砸钱,还投入了战略层面的资源,开放了以往不开放的渠道,全面发力。
    付出这么大,奈飞也得到了回报,《鱿鱼游戏》收益以及棒子市场。
    《鱿鱼》后续收益,和制作方、演员导演没有丝毫关系。
    到了第二部导演直接说了,不拍第二部没有钱赚。
    这就是旗国行业巨头公司的可怕。
    它们不只是要某个方面的好处,是所有方面的好处都要。
    要棒子市场,也要《鱿鱼游戏》的盈利,还要棒子优秀制作团队和演员贡献自己的创造力
    占据生产生态位,不仅是吃,还要让被攻占的市场与有荣焉,自己主动献上血肉。
    同时,因为有着叙事的优势,奈飞只要在本土砸钱,鼓动本土的传媒机器发挥作用,打开局面后,国外自有人跟随。
    哪怕精神内核,后续收益完全和棒子无关,“旗国重视认可”“欧美潮流”“闯美成功”等关键词轰炸,依然足以轻易在棒子引爆热度。
    不只是棒子,东大也有莫名其妙的人跟进。
    某些人,立刻扑上去跪倒反思。
    为什么我们没有《鱿鱼游戏》?
    还有棒子饭圈渠道,为了维护韩流在欧美打开局面,你内娱自娱自乐这套话术,围绕着棒子饭圈的人也会各种搅风搅雨。
    而且以上操作,和电影、电视剧本身质量关系不大。
    特别是获奖影片,什么都可以用艺术解释。
    拍的一坨屎,也可以是一种艺术探索尝试,就看大喇叭如何塑造。
    可以是《鱿鱼游戏》,也可以是《黑暗荣耀》,可以是《寄生虫》,也能是《老手》或者《杀人回忆》。
    关键在于给不给口子。
    给了,总有一套可以吹的角度。
    这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内娱的电影、电视剧“自产自销”,在外国来说是小儿科。
    欧美那才叫一个自循环。
    不允许人在自己草坪种地,这样离谱的规定都能执行下去、
    资本运作进入了高度垄断阶段。
    东大都有预爆剧,旗国会没有吗?
    不过是之前好莱坞电影、美剧在东大存在滤镜,没人质疑。
    滤镜没了,好莱坞电影低常识特点才显露无疑。
    沈三通真希望电影从业者,能有个基本的认知,也能有点基本大局观。
    “沈导,关于春节档的问题。”柳颜从网友发言中,找了个关于今年春节档的。
    也是专访任务之一,为三通娱乐春节档造势。
    《囧途4》和《赵子龙》这两部戏,沈三通不是导演也不是制片,没有挂名监制,不过作为重点戏,大方向他有把握。
    随便聊聊,就快一个小时。
    沈三通干脆自己来看看网友留言。
    直播这方面比不上后世拿个手机就行,要用电脑,但也和后世很像了。
    这场直播,链接了一个大屏幕投影。
    沈三通看着屏幕的实时发言,莫名有种既视感。
    网友发言千奇百怪,有电影的,也有公司相关的,还有问好的,新年好啊之类的。
    基本保持友好,倒不是网友素质高,而是素质低的没法发言。
    做了限制,只有关注一定时间的才能发言。
    沈三通找了找关于奥斯卡,《金陵十三钗》,以及张一谋的问题。
    刚刚留了点话没说全,正好现在直播也到了结尾,可以说说。
    不难找。
    沈三通在电影局茶话会批评《金陵十三钗》,大众圈层没有公开,但是当时参会的人,有文艺逼导演,和沈三通恩怨不小,转回头就发了博。关注电影的人,想打听能打听到。
    再加上沈三通刚刚谈了奥斯卡,没有直面回应《十三钗》,不少网友更加好奇。
    “大家别搞事,别乱传消息。张一谋导演,是我尊重的前辈,上大学的时候,《英雄》上映,我和很多老师、同学争论,我认为《英雄》是载入影史的电影,现在我也是这个评价。”
    不提还好,一提直播间里话题就转移到了张一谋身上。
    沈三通看到已经有人刷“但是”。
    “没有但是,我很尊重张导,我不评价《金陵十三钗》,冲奥这个我不好说,各有各路,奥斯卡不是我家开的,我耕好自己的田就行。”
    沈三通看到有人说他圆滑,变了,只是笑而不语。
    “不说《十三钗》,我想聊聊我们文艺片为什么没有爱,没有美好的元素,和大家探讨一下。”
    “从张一谋导演一路走来的电影基调来看,进入商业片领域,他在文艺电影领域打通关了。从他的一系列作品,我们能窥见文艺片的一二。”
    “张一谋导演为何在国际奖项上受追捧,固然是他比很多二代弟子拍的好,最重要是符合西方自由主义叙事框架。”
    “也就是传统和现代这套,代替了我们自己的叙事,来讲述我们的故事。”
    “这套叙事框架是有便宜可以占的,把西方放在现代的位置上,评奖之类的会占优势。”
    “满足了西方需要,论证它们天然比处于‘传统’的我们站得高,所以有充当教师爷的资格。”
    “我们是‘传统’的,所以要走向现代,这个现代,指的是按照西方模式进行。”
    “张一谋导演的处女作《红高粱》这部戏,从原作到电影,都是这样的历史观点。”
    “这部电影,表面上有豪迈爽快的一面,内在历史其实如同死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和五百年前,一千年前没有什么不同。”
    “而本子象征着‘现代’,我们代表‘传统’,而代表光明和胜利的‘罗汉大哥’是什么呢?看过的都会知道。”
    “我认为张一谋导演无意满足了西方某种需要。”
    “暗示了我们必须经过西方文明洗礼,从静止的高粱地走向流动的生机的蔚蓝色,否则没救。”
    “西方喜欢这种,所以给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亚洲电影,一举奠定了张导艺术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此后,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哪怕到了商业片,《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或多或少有这个影子。”
    “他电影里的历史是静止的,古代也是模糊的,看不到具体的朝代,《英雄》算是断代比较清晰,但还是很多进行了虚构,《黄金甲》更是如此。”
    “到了《金陵十三钗》,虽然题材变化多端,但历史叙事没有太多变化。”
    沈三通把人往好了说。
    其实奥运会开幕式仔细想来也有,传统服饰非常模糊,不见具体朝代的影子,还是静止、不变那一套。
    张一谋那套就是把非西方的民族抽象为女人,把西方抽象为孔武有力的男人。
    迎合了西方人种族优越感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因此他在西方各类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出口转内销”,成为国内电影导演的第一人。
    只是依然是那个问题,时代变了,如今女人的形象,不符合西方的利益。
    欧萌现状,08年之后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停滞乃至于后退。
    再也没有那个心情和优越感来俯瞰东方了。
    看热闹嘻嘻哈哈,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失火的是自家。
    能笑出来才怪。
    而旗国需要把东大抽象成有破坏力,但有破坏力又不可能的矛盾形象。
    这都不是《金陵十三钗》能给的。
    直播间爆了。
    沈三通没评价《十三钗》,但也已经全评价了。
    不只是评价《十三钗》,也不只是张一谋。
    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总觉得文艺电影哪哪都别扭。”
    也有人对此不接受,沈三通的分析,超出了他们平时的思维。
    不少文青高呼不可接受。
    沈三通见直播间热度爆炸,发言都看不清,一秒划过去很多条,解释道:“大家不要觉得张一谋导演不好,我只是想和大家探讨探讨文艺片,看看问题在哪里。”
    “其实张一谋导演很优秀,当年《高粱地》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沈三通不是客套话,确实如此。
    张一谋只是暗示,利用镜头语言让人去悟。
    像《狼图腾》之类的书,干脆就是明晃晃的贩卖种族优越。
    六代导演更是普遍匍匐在地。
    相比于其他五代电影,田庄庄那种,以及被髪国先锋欧洲那套电影理论影响下的不说人话,张一谋的戏至少人能懂。
    一旁的柳颜惊呆了。
    越解释越让人崩坏。
    这是张一谋!
    这可是张一谋!
    沈三通不是黑张一谋,也没有臆想,通过他的经历,把文艺片底色进行了展示。
    柳颜莫名的有一种既视感,恍然大悟。
    想起来了。
    四年前李铵的《色·戒》也有一场直播,那个时候还是图片聊天室,是他主持的。
    柳颜望着坐在电脑前的沈三通,不由移开眼睛。
    锐利!
    锋利!
    沈三通当然只是客套话,他就是在公开炮轰《十三钗》还有张一谋。
    《色·戒》和《金陵十三钗》,就像是《卧虎藏龙》和《英雄》一样。
    《英雄》跟风《卧虎藏龙》,有问题但不大。
    《金陵十三钗》就显得畸形,问题重重。
    哪怕知道对方不会得逞,沈三通还是要站出来,表示反对。
    因为他相信观众。
    《十三钗》消解严肃题材,号称六亿的投资,只有几分钟战争场面。
    全是炒作,还是不合时宜的炒作,观众又不是无脑的傻子,会觉得不对劲的。
    这个时候看不出来,总有一天观众会明白。
    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
    一场直播,直接在各大网站掀起了讨论,在业内也形成一场风暴。
    无他,说话的是沈三通。
    沈三通的身份有很多,作家、歌手、导演,以及投资人、商人。
    现在基本只有两个标签,导演以及三通娱乐的掌舵人。
    11年中国总票房252亿,相比去年提高46%,其中国产片132亿,提高18%,而进口片120亿,增幅96.6%,进口片几乎实现了翻倍。
    能有如此夸张的成绩,主要是三点。
    第一院线建设如火如荼,一万三千多张银幕,一年的增幅接近05年银幕的两倍,08年的总和,就是如此恐怖。
    第二票补,团购网站大战,票补如火如荼,电商票补规模达到5亿元,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烧钱互联网是认真的。
    第三则是好莱坞的入场,11年全年引进好莱坞电影近40部,原来20部额度上,又引进了包括特种片、买断片在内的19部,其中30部票房过亿,好莱坞电影票房在进口片占比中票房占比95%以上。
    好莱坞电影的引进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
    前世12年谈判后,也只是34部,其中14部还有技术要求,这一世先让好莱坞吃到了甜头。
    结果,也是不出所料,好莱坞来了,国产片几乎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
    除了三通娱乐!
    好莱坞进口片增加,每个月两到三部大片。
    从一月到六月,每个月都有三部以上,只有三通娱乐的重点项目能碰一碰。
    三通娱乐重点戏不上,日冠只会从一部好莱坞进口片落到第二部好莱坞进口片头上,只有三通娱乐可以和好莱坞进口片撕咬。
    《狼牙》《李世民》这样的戏更是可以在暑期档压着好莱坞进口片打。
    也只是如此,国产片依然处于守势。
    到了贺岁档还是调了档期。
    把《碟中谍4:幽灵协议》和《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调到了明年,给《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让路。
    国产片超过进口片的票房,恰好和两部戏在元旦之前的票房差不多。
    三通娱乐有着主场优势也只有几部戏能碰一碰,大多时候还是要避其锋芒。
    也已经足够!
    如此大的引进力度,还能保证守住过半票房比例,足够了!
    沈三通地位可想而知!
    打出来的!
    作为三通娱乐的老总,国产片占有六成多份额,还不是依靠强制垄断,是真正的内容胜利。
    作为导演,大部分电影都要去探索电影票房的天板,《狼牙》、《盗梦》、《囧途》系列,涉及多个品类,开创多个题材。
    张伟评大嘴巴一而再的保持克制,不是心态好,而是不得不好,沈三通存在就让很多人感到窒息。
    “欺人太甚!欺师灭祖,就该把毕业证收回!”
    田庄庄发出一声怒吼。
    “太过分!”
    张伟评目露凶光,怒了一下。
    沈三通公开批评张一谋,哪怕采用了迂回说法,也足以掀起一场风波。
    一场关于电影艺术的大讨论,不再是小圈子的定义,扩散到了大众层次。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野骨(骨科1v1)痛感治愈(1v1 sm)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斗罗:穿越霍雨浩,我真不是魅魔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沈溪娇宠皇妃:殿下,我不约极限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