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点也不留
时间来到1991年,日本新年刚刚结束。
就在人们还沉浸于假期的美好时光之际,日本的楼市开始悄悄下跌。
“唉,一个时代结束了。”
竹下雅人放下手中写有今日地产价格下跌2%的报纸,站在窗户旁往下看。
不知1个月后,会有多少人从高处坠落,洒下生命之。
不过眼下的日本国民,并没有从中发现什么。
和去年的股市一样,都以为是短暂的技术性调整。
竹下雅人的伤春悲秋并没有持续太久,不一会,秘书长酒井惠子就打破了这一切。
“会长,松本制造的小林社长已经在办公室外等待,您看?”
“嗯,让他进来吧。”
竹下雅人收起感伤的情绪,再次变成杀伐果断的大公司负责人。
“是!”
酒井惠子微微鞠躬,缓缓退出办公室。
随后不到1分钟,就带着小林博明重新返回。
“会长,上午好!”
“嗯,坐。”
“是!”
这边小林博明刚刚坐下,那边酒井惠子已经指示下属奉上一壶好茶。
两人简单喝了几杯热茶后,青年干脆的问:“说吧,今天找我有什么事。”
小林博明习惯了自家会长的直接,很快组织好语言道。
“嗯,是这样的,会长。”
“我们的旅行箱竞争对手,纷纷对旗下工厂进行扩产。”
“公司内部对此莫衷一是,有着很大的纠纷。有的人想要跟着扩充产量,也有的人希望保守一些。”
竹下雅人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反问道:“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小林博明困扰的回应,“我的想法?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总觉得扩产不合适,保持现状更不合适。”
这位松本制造的社长,心里是想支持扩产的,但又下意识的认为这样很不对。
他现在头脑很混乱,渴望得到自家会长的指点。
“确实都不合适。”
竹下雅人知道他是个没有太多主见的下属,因此也不兜圈子,直接下达指令。
“日本经济已经登顶,很快就会开启下行周期。松本制造在日本的工厂,今后要更多的生产玲珑牌行李箱。”
“至于最高端的风雅行李箱,今年先削减5%规模。”
当下的日本是奢侈品大国,一家独揽全世界70%的交易量。
经济崩溃后,奢饰品销量会年连下跌。今年砍掉高端的风雅行李箱5%产量,才足以应对日本市场的萎缩。
“嗨!”
小林博明没想到,自家会长对日本经济这么的不看好。
别家都扩大生产规模,自家反而缩减。
不过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威,已经让他习惯了听竹下雅人命令。
既然自家会长这样说,那么一定有着道理存在其中。
这时,竹下雅人突然想到。
每年2月,是自家工厂招聘高中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的日子。
“还有,今年的工厂招工,也尽可能的少招,只需满足工厂的基本要求。”
日本就业崩盘是在1993年,松本制造少招点人,也不会影响到今年的就业市场。
不如先暂停招聘,然后在1993年多招点人。
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星海集团的社会责任感,也更容易赢得社会声誉。
“嗨!”
小林博明再次拿起笔记本快速记下,如同班主任面前的小学生。
“至于食品厂和饮料厂,则还是以最激进的速度发展。”
“我们一定要趁着巨头注意力不在,将能量饮料产业发展到巨头下场也打不过的地位。”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一定会下场的。
毕竟每年数百亿美元的市场,没有哪个饮料巨头不眼馋。
但只要松本制造做的好,凭借着先发优势,以及对各种小众运动项目的赞助。
就可以像前世的红牛一样,占有大多数市场。
“请会长放心,两可乐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小林博明很相信钱伯斯的营销能力,认定有他在,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就不可能到第二位。
至于日本本土市场,松本制造已经通过多种手段牢牢占据,后来者不会有任何希望。
唯有欧洲市场,可能是感受到了脉动的竞争压力,奥地利红牛开始走出国门。
目前在德语区的德国、瑞士,销量甚至比脉动都要高。
不过总的来说,欧洲能量饮料市场,还是脉动一家独大。
因为除德国、瑞士以外,别的欧洲国家只有脉动在销售。
“嗯,有信心是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两可乐已经在饮料市场耕耘无数年,我们一不注意就会失去先手优势。”
奥地利红牛未来会是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但目前还比较弱小。
相对而言,两可乐的危险就在眼前。
当然,除了两可乐。
日本本地的三得利,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竞争对手。
但在松本制造的先手优势,以及资金优势下,三得利旗下能量饮料发展的很有限。
这也和三得利目前的发展方向有关。
三得利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更丰厚的酒水产业。对于饮料市场投资不足,基本上抱着有枣没枣打三杆的心态。
“是,明白!”
解决完松本制造的问题,竹下雅人又将郭士纳叫到自己办公室。
“日本房地产开始下跌,预计会重演去年的股市故事。英语和日语手机生产数量,要做到灵活调整。”
星海手机目前只有英语和日语两种文字,调整起来非常简单。
总的原则,就是减少可以使用日语发短信的手机数量,加大生产只能使用英语发短信的手机。
“会长放心,我一直都有关注经济问题。”
当下的手机是奢侈品,只有少数人购买。
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手机的销量就会大打折扣。
除非是技术进步,缩减手机生产成本。
如果成本变成几百美元,甚至几十美元,经济危机对手机销量的影响就会变得很小。
前世的亚洲金融危机、纳斯达克网络泡沫,以及08年的全球次贷危机,都没能影响手机销量。
“嗯,那就好。”
这时,郭士纳突然询问:“日本经济已经到顶点,是不是土地价格也马上到下行周期?”
“很明显,最少要跌没一半。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吗?”
“嗯。我的意思是,公司是不是需要暂缓购买工业用地,等过几年再进行。”
“没必要如此。我们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不能为了省钱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不过也不能太浪费,工厂用地可以一年一买。”
星海半导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扩充产能,而不是省那点工业用地购买费用。
要始终记得,谁是芝麻谁是西瓜。
“是,我明白。”
郭士纳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想先租后买省点开支。星海半导体钱太猛,他有点遭不住这种利润常年负数的局面。
“但这样,很容易被别的土地公司钻空子,拿捏我们吧?”
郭士纳担心,使用这种方法之后,不利于工厂的扩张。
因为只要类似于星海集团这样的大公司进行投资,那么工厂周围必然会有别的土地公司买地。
然后在工厂想要扩张的时候,再高价卖给你。
“呵呵,不用管,到时候我们说不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拿地。”
日本的这波地产破裂,会有无数公司倒闭。
如果真的有公司在星海集团周边购买太多的土地,几年后绝对惨不忍睹。
“嗯,那就好。”
星海半导体的事情不多,郭士纳很快坐车离去。
竹下雅人目送他离开后,则再次对酒井惠子吩咐。
“走,我们去星海投资。”
“嗨!”
星海投资就在星海集团总部楼下,不到5分钟两人就快速到达。
“会长好!”
“嗯,你好。”
“会长下午好!”
“嗯,下午好。”
微笑着和员工打过招呼后,竹下雅人径直来到菊野晋次办公室。
“不知道年末的时候,嘉本桑有没有和你说卖掉战争相关股票的事情。”
竹下雅人单刀直入,没有丝毫废话。
“社长多次嘱咐,公司今晚正要处理。”
这么大的事情,嘉本隆正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早在当天宴会结束的时候,他就立马给菊野晋次、长泽正夫两人通了电话。
并且还在当晚将两人约到私人会所,更仔细的说清这件事,防止出现差错。
“不错,尽快完成交易,我们不赚最后一分钱。”
“明白,请会长放心。”
就在竹下雅人有条不紊处理公司各项业务的时候,日本地产开启了连连下跌。
不过和去年一样,报纸上写着的都是技术性调整。
日本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是个无穷增量的市场。
现在的下跌,只是在为未来的增长蓄力。
很快,日本的土地价格就会出现新一轮的上涨。
“呵,去年已经有过一次,今年不会有人再上当了。”
星海投资办公室,社长嘉本隆正不屑的丢下报纸。
“那可不一定哦,这个世界永远也不缺冒险家。”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记得教训。
傻子的数量,远比大家想的还要多。
“也是,去年就有很多抄底抄在半山腰的,估计今年也不会少。”
嘉本隆正想到去年股市崩盘后的情况,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确实有点可笑。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接盘侠。
“是啊,人是贪婪的产物,我偶尔都会有冲动一把的想法。”
“还好我们有会长大人。”
说到这里,菊野晋次忍不住恭敬的双手合十拜了拜。
在他心目中,自家会长就是人间之神。
“是的,还好我们有会长大人在。”
嘉本隆正也崇拜,但可能直接参与股市没那么多,所以并没有像菊野晋次一样疯狂。
楼市的崩溃,很快拉爆那些大杠杆地产玩家。
许多昔日挥金如土的地产大亨顿时一贫如洗,甚至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东京千代田区丸之内,穿着高档西装的中年人,邋遢颓废的坐在天台边。
“这么好的天气,真的很适合像樱一样逝去呢。”
中年人左手拿着烟,望向蔚蓝的天空,孤独的想着。
这时,只有风陪伴的天台,响起刺耳的开门声。
一位不到30岁的青年人迈着麻木的步伐,一步一晃的也走到天台边。
“要来一支吗?”
中年人看到有人来,同病相怜的询问。
“谢谢!”
青年的嗓音干枯嘶哑,像是两天没有喝水。
“咳咳……”
青年明显没有抽过烟,发出一连串的咳嗽声。
但就算如此,他依旧机械的将烟塞在嘴里。
深吸,然后咳嗽。
一切都无所谓了,一切都不再有意义。
“小哥,你也是投资地产破产吗?”
青年没有回应,表情麻木而空洞。
“看来是呢,我也是。我欠了好多债,只好买巨额的自杀保险。”
“希望能还上钱,然后剩下的满足妻儿生活。”
中年人像是在发泄恐惧,又像是在回忆美好,也不管对方是否在意,絮絮叨叨的自顾自说着。
不过很快,中年人就闭上嘴巴。
因为就在他还想要说什么的时候,青年已经化作一朵鲜红的地狱之。
战争让人永葆青春,股灾同样可以。
青年的离开,让中年人心里一颤。他伸了伸手,但很快又无力落下。
“这样也好,起码路上还有人陪我。”
说完,中年人又抬头看了眼家的方向,眼中充满着眷恋。
接着就是“砰”的一声闷响,天台再次只有风吹过的痕迹。
空荡荡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楼下的血色,并没有让行走的东京市民觉得惊慌。
他们就像单纯的看到一堆垃圾那样,麻木的选择绕过。
因为在最近这些天,大家已经在附近见证了太多类似的悲剧。
就算再有同情心理,眼泪也基本流干。
“唉,又一个。”
是的,又一个,这就是自杀者的最后总结,也是日本经济泡沫的最终诠释。
一切的美好都不复存在,只留下满目疮痍。
当然,事务的发展都有惯性。
习惯了泡沫生活的日本人,还会继续一段奢靡的生活。
哪怕是股市崩溃,哪怕是楼市爆炸。
(本章完)
第270章 一点也不留
同类推荐:
野骨(骨科1v1)、
痛感治愈(1v1 sm)、
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
斗罗:穿越霍雨浩,我真不是魅魔、
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
沈溪、
娇宠皇妃:殿下,我不约、
极限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