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肉肉屋
首页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无形处

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无形处

    问:你在笔记中提到许多关于佛教的神奇传说,关于虚老和尚弟子自化的经历具体是怎么说的?
    答:大致是这样的。虚老和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云南大理修寺庙时,有一个落难的中年农民投奔寺庙,想当和尚,由于他不识字,庙里无法收他。他向虚老求情:我是一个苦恼的人,原先家里的地没有了,现在无法生存,就想到庙里找个饭吃。虚老答应给他在庙边山坡上种菜,除了给庙里交一些蔬菜,还可以自己吃。后来,他老婆及娘家人也来投奔他来了,在虚老的关心下,庙里也同意他们留下。有一次,他找到虚老想学佛。虚老看他不识字,无法念经听法,就教他一个“一心念佛”的法门,他得法后,除了睡觉吃饭,干什么事都在念佛。后来,虚老看他差不多了,就叫他出去游方。过了几年后,虚老在昆明修庙,他又找来了,虚老问他,参方参得怎么样,他回答,不过如此。他说:听说师父在此修庙,我赶来帮忙,我别的没有,有把子力气,也好亲近师父。庙子快修好时,有天晚上,他一人来到虚老房间,流着泪说:师父,我要走了,不知道我走后,谁来服侍师父。虚老明白他的意思,叫他安心地走,师父还有任务未了,别担心。当天晚上,他一个人抱着一捆桔杆,跑到后山上点燃了。当时,周围人看到大火冲天,纷纷跑上山去看,等虚老上去时,发现,桔杆已成灰,而他衣带宛然、面色如故。虚老当即让和尚们围定一圈保护现场,后来,来了许多云南的名流记者,纷纷照相报道,当时虚老激动地说:你是我徒弟,但修得比我还好!当虚老给他念完法语、敲磬后,他身躯轰然倒塌,全部成灰。此事有当时记者作证,见于虚老法语记录《应无所住》。
    问:肉身体菩萨是怎么回事?
    答:最近的肉身菩萨是九华山仁义师太的,她也是至今保存的唯一女性肉身菩萨。从生理上说,虽然法师死后的封缸,由于加上木炭等干燥手段有,但在安徽那样潮湿的地方,保留肉身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九华山上的肉身还不只一个,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当然,如果要从生理上解释,最大可能的原因还是法师在死亡前,大半个月不吃不喝,处于禅坐状态,排除了身体多余水份,再加上长期清斋,身体毒素很少,会帮助其遗体保存。据她身边弟子回忆,她这么长时间不吃不喝,但直到圆寂前还思维清晰、行动自理,这也算是奇迹,而且,她生前也明确表示了要保留肉身的愿望,事后真的实现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九华山的佛教徒都有装缸保留的习惯,近十几年圆寂了很多,装缸的师傅也是同样的人,但真正保留下来的只有她,我觉得,不能仅用概率来解释,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问:舍利子是怎么回事?
    答:关于舍利子的争论很多。有人说是作伪的,有人说是结石。但说这些的人都没有确切的证据。我试着用逻辑的方式来回答:第一,如果舍利子是作伪,那么,天下这么多寺庙、这么多和尚,要能够作伪的话,舍利子的出现就会是个大概率事件。而事实是,很多甚至大部分寺庙至今没有舍利子的出现,他们不想作伪吗?第二,关于是吃素或结石的原因,那么,天下有素食习惯的人很多、有结石的人也有很多,但舍利子从未出现于非佛教徒身上,概率为零的事就不要相信了。当慈福法师的舍利子出现后,人们发现其遗骨上有一个精致的海螺,这就真的是无法解释了。海螺在佛教中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表示法音。
    问:白教中的虹化是怎么回事?
    答:虹化这是白教的说法,意义秘密,不必外传。但其表现是,在圆寂后的几天内,某一时刻,身体突然缩小,头不变,但躯干如婴儿大小,这在贡嘎活佛的肉身像上很明显。传说白教祖师密勒日巴当年也是这样。注意,贡嘎活佛身体缩小是在众僧面前发生的,并且为了防止文革对遗体的破坏,信徒还将其遗体埋在地下好几年。除此之外,有的白教信徒去世后,其颅骨额头上还会出现藏文的阿字等经咒字符,对此的宗教解释是,他一心修炼某个法门的成果。关于科学的解释,目前没有。
    问:听说过班禅、达赖转世的事情吗?
    答:他们所在的教派不是白教,我不愿多说。但根据传说,教派宗师宗咯巴大师圆寂前,对他的两个弟子(班禅、达赖)要求,要他们生生世世转世为人,弘扬教法,并互为师徒。但我要强调的是,藏传佛教是多门派的,他们只是其中一派别,他们不能代表整个藏区佛教界。比如朝庭曾经认可的法王就有八思巴(元朝)、白教的大宝法王(明朝)等,班禅和达赖教派只是最近的清朝认可,其教区也只占西藏的一部分。关于转世的程序、仪轨、方法,由于事涉密教,不便公开。
    问:既然佛教中有如此之多的神秘事件,那佛教为什么要反对偶像崇拜和迷信?
    答:有人崇拜偶像,那么,战争痛苦来临时,神在哪里?谁来拯救众生?有人想升官发财,捐点香火贿赂菩萨、磕头讨好菩萨,能够实现愿望?如果能实现,那么菩萨就是贪污犯了。佛教一再强调,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菩萨只是能够帮助引导你的人,能否有所行动并有所作为,只有你的心才能作决定。《国际歌》唱道: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就算佛法中有神通的人,也无法摆脱人类共业的影响,十种仙“唯于刀兵以及王难不得解脱”。
    问:净土宗作为一个专门的宗派,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答:大约在魏晋时期,在庐山东林寺,当时几位著名的佛教大师共同起誓开山立派。其主要原因是,感叹在末法时代,没有得道高僧的指引,自修太困难,必须借助佛力,才能到达彼岸。其理论依据是根据阿弥陀佛的大愿:只要称念其佛号者,愿助其往生西方,到达极乐。但这个西方世界,并不是成佛成道,只是一个中转站,因为那里有阿弥陀佛驻世,所以永不退转,成佛成道只是时间问题。况且,西方极乐,比人间幸福多了。所以这就是摆脱生死可靠而安全的彼岸。
    问:据我目前观察,净土宗是中国当今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为什么?
    答:因为入手更简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只要你动嘴,念一声佛号,死后就可进入西方极乐。用季羡林的说法:天堂门票券最便宜。一个便宜三个爱,所以流传最广。但其实,它入手虽然简单,但修成却极为困难。所以,念佛者众、往生者寡。
    问:净土宗与其他宗派有何共同点?
    答:其实所有佛法共同的地方都是:心即是佛。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如果拿净土宗与密教比较,你可以把佛号当成咒语,持咒成道。如果拿念佛与参禅比较,你要知道它们的共同要求是:一心不乱、连绵不绝、打成一遍。用净土宗的话说,就是:“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问: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答:佛法的真谛不能用言语直接描述。但我可以通过与其它修法的比较来形容这个问题。从哲学上说,如果本体是零,要接近本体,必须先达到一。由于认识的主体是心,也就是心必须先达到一的状态。道家也赞同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是禅宗的话头,也是说心归一体的意思。如果能够用一句佛号使心归一,那么,见道的基础就有了。况且,长期念佛号和忆念佛的形象,从密教的意义上说,在临终的中阴身时就会受佛感应,灵体(如果存在的话)就会直接抵达他的世界。
    问:如何才能做到“一心念佛”?
    答:这就是个大问题了。当我们在寂静时观察自己的身心,就会发现我们的思维是如此的纷杂、我们的身体会如此的乱动,要束缚自己的身心是如此之难。你可以试验一下,不要说让你打坐两个小时,就是让你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两个小时,你都受不了。我当兵时站军姿,两个小时,最难受的不是脚麻手肿,最难受的是心里憋屈。而且,我们的心思往往是没理由地产生又没理由的消失,自己控制不了。很多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你下一秒会想到什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深具信心,要坚信我自己可以做到。就像翻一座大山,没有信心,就只能在山脚徘徊。其次,要老实念佛,就是别的东西不要多想,一旦发现自己在想别的,马上收回来,继续念佛,全心全意,多次训练,就可以打成一遍。第三,要将念佛形成下意识的习惯,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要不然,临终时就象苏东坡一样,意识不受控制时,佛也念不起来。第四,念佛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许多幻象,不要追随不要妄想,还是一心念佛,才会达到慈福大师所称:我把阿弥陀佛念来了。当然,我没有修此法门,在于我当时不懂这些,而且,自己信心也不足。由于没有亲修,所以,念佛法门我也了解不透,只能说些常识,仅供参考。
    问:在我的印象中,禅宗是中国最本土化的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禅宗从达摩东来后,传给二祖,至五祖,史称祖师禅,以《愣伽经》印心。禅宗首先在中国文人中取得了巨大的共鸣。这是因为:一是禅宗破除了宗教的迷信色彩,绝对反对偶像崇拜、反对人格神,适合了中国儒家的传统。中国从周代以来,就把鬼神崇拜抛弃出了正统领域,代之以祖先崇拜,也就是崇尚“人”而不崇尚“神”。二是禅宗主张以思想解脱的“悟”为中心,这与文人熟悉的认识方法极为近似,文人比较容易接受。三是禅宗提倡顿悟,即身成佛,这提供了现实超越的直接希望。四是虽然《愣伽经》体系复杂理论艰深,但文人思维发达,比较容易近似理解禅宗所描述的开悟境界。
    其次六祖改为大众禅后,以《金刚经》印心,他本人的经历编入《坛经》,他告诉世人,不仅一般农民都有可能悟道,甚至像他那样不识字的人,也可以抵达真理,这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伟大的榜样和巨大的希望,使其迅速传播开来。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也是人才辈出的法门,其对中国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问:禅宗的风气仿佛有魏晋谈玄论道的缺点,况且如《指月录》记录的东西,也让人无法捉摸,这是为什么?
    答:夏虫不可与语冰。没有实证功夫的人要想明白高僧问答的实质是不可能的。禅宗的谈玄论道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空谈是文人们爱干的事。比如,假设道是天安门的话,那么,两个到过天安门的人在谈门洞里的一块砖、墙面上的一块漆,外人是很难明白的,尽管也许他已经看过了描写天安门的介绍文章,但到过的人一问其他细节,他就露馅了。所以,禅宗祖师之间的问答,是在境界内的认证,是有实际内容的。
    问:你说的印心就是印证的意思吗?
    答:对。佛教认为心外无法,印证佛法的境界就是印证自心的境界。六祖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其实,修就是修心能够处于无所住的境界,然后真心自然显露,这个心,就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妄心,这就是与佛相同的真心了。
    问:我常听说禅宗有“打七”、“参话头”的事,你在笔记中也简单提到过,能描述一下吗?
    答:“打七”是学习佛陀在菩提树下独坐七天而悟道的经历,有克期取证的意思,也好像进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七天封闭式训练。而“参话头”说来也简单,就是利用这个话头束缚住你的妄心,制心一处,到达一的境界后,抛弃话头,进入零的道体本身。因为,如果让你的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什么都不想,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那就先让你只想一件事,接近一,然后才出现零。话头就多了,有叫参“念佛的是谁的”,有叫参“提死尸的是谁”,有叫参“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都是大疑问,用大疑问来引导你的妄心归一。其中的心理过程和难以尽述,但都要最后达到“应无所住”的境地,才有可能开悟。
    问:禅宗在唐代兴盛以来,有大量号称开悟的高手,但在近代却人才缺乏,是这样吗?
    答:对。禅宗因其教育方式不同,又分为多个宗派,但在近代以来,人们的心越来越不老实,得道者也越来越少,以至于虚老和尚一肩挑五宗,这一方面表现出虚老的巨大功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宗派人才的断档。其实,在近代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其它宗派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比如,弘一法师以一已之力恢复律宗,就是例子,要不然,律宗几乎就要失传了。从历史规律来看,任何宗教、甚至任何事物,都有“生灭”,都要经过“成住坏空”,按佛陀所言,佛教已经经历了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我们今天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过后若干年,又会有新的佛法诞生,那或许就是弥勒菩萨成佛的时代了。
    问:我还听说禅宗里还有“不净观”、“白骨观”等修法,那是怎么回事?
    答:你如果读过《心经》,就应该注意这样一段话:“观自在菩萨,行波若蜜多深时,照见五蕴皆空”。其中有个观字,有个照字。观就起意观察,通过修“不净观”,体验身体处处不净,从而培养你的厌离心,通过修“白骨观”,体验身体终将坏来,从而产生出离心。这是以心修心之法。照,就好比照镜子,反映出本来的不加污染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观照的功夫,就是参禅的功夫,其中还包含许多神通妙用的内容,这与密教某些修法有类似。观照功夫到家,才可能达到神秀所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进勤指拭,莫使惹尘埃”的境界。
    问:密教修法中的观想,是否与禅宗所说观照有相同的地方?
    答: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以心修心。观想光就体验光,观本尊就体验本尊,那就是想什么来什么,这就是内地寺院里扁额上所题的“心想事成”。
    问:密教如此神秘,仿佛不是我们所知的显教,难道它不是佛法吗?
    答:你在内地所看到的观音菩萨是女性形象,但在有些教派,甚至在有些佛经中,观音菩萨是男性形象。其实,观音菩萨有百千万化身,有哪类众生需要,他就化生哪类众生。佛教也一样,号称四万八千法门,有些法门看起来奇怪,那是你不理解,他们既然都是佛法,必然有其共同点。一是任何佛法都尊崇“三法印”,二是任何佛法的修习都是为了修心,心外求法即是外道。
    比如,显教天台宗有一个数出入息的法门,就与密教中修气脉的呼吸方法是一样的,但他们修身修息的目的,是要通过修习身来培养强大的心灵力量,达到修心的目的。显密二教的理论基础其实都是从佛教经典中来的,你所依据的经典不同,你修行的方法就不一样,但目标是一样的。
    问:我在中央电视台看过一个纪录片,是十一世班禅坐床仪式,我觉得,密教的各种供奉仪轨相当复杂,有种莫名其妙的迷信的感觉,这难道不与佛教严格反对迷信相违吗?
    答:什么叫迷信?不是正信的都是迷信。正信只有得道之人才做得到,刚修之人都可以叫做迷信。参话头、拜佛像、灌顶都可以算是“借假修真”,如果你已证得,还需要修吗?但密教的教派仪轨、上师崇拜等方式是为了增强你对法对师的依赖感,是将你的心归一的方法,符合即心即佛的道理。就是在戒律上,内地佛教也与藏传佛教有区别,内地有“菩萨戒”、“比丘戒”甚至“百丈清规”,西藏有“三味耶戒”,但不论是哪种戒律,都至少要达到两个目的地:一是与社会相适应,二是通过约束身、口、意达到制心一处的目的。
    问:密教中的力士、度母等的造像都非常怪异,这是为什么呢?
    答:一是与西藏社会的传统有关,藏传佛教是在扬弃苯教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在佛教造像中受到苯都鬼神形像的影响。二是与西藏人民的需求相适应,在内地发达的农耕文明中,我们崇拜的是道德神圣的柔软的菩萨。在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战胜自然、维持人类生存的力量型选手就更受人欢迎。
    问:我曾经在电视纪录片中看到,密教中的坛城非常神秘,它的设置是属于迷信吗?
    答:坛城的设置是有其实践和理论依据的。实践依据涉及秘密,我不谈。理论依据你可以在佛教经典《愣严经》上找,那里面就记录了一个巨大的坛城,不仅将设坛的具体要求写得明白,而且将其巨大的功效也写清楚了。我们不能随便否认没有验证过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随便讲坛城就是迷信。
    问:听说密教中有男女双修的法门,可以介绍吗?
    答:确实有这个法门,而且佛经上也有提及,但由于这个法门对师承、戒律、功夫、心性的要求太高,初学者易入歧途,所以不轻易对外介绍。现在,在深圳在美国有人号称自己能够公开传授这个法门,行邪淫事,这是严重犯戒,况且这样的人是打着佛教的旗号欺骗世人,是要受报应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法门是不允许公开传授的。
    问:我是学习现代科学的,对于物质世界,佛教是如何解释的?
    答:佛教把一切物理世界的现象都称之为“色”,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那个“色”。现代物理学在研究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中发现,所有物质世界是由基本相同的基本粒子所构成,以为这就是物质的本质。但是愣严经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说把物质一直细分、分到接近虚空的“邻虚”时,还能分吗?佛教认为,可以分,再分下去就是空了。佛教认为,这个空才是物质的本质,而不是基本粒子。色的本质是空,空性要通过色来体现。
    问:如果物质的本质是空的话,那么空怎么变成色?色怎么体现空?
    答:真正要体验空性,必须是得道之人。我姑且打个不恰当但是你容易理解的比方:你把空当成力。在物理学上,有一个质能转换公式,也就是物与力的关系。物质空了,就变成力了,力量大了,就生成物了。而心是可以影响力并且可以感受力的,所以修心就好比修力,力能创造世界,心也就能够创造世界。此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你也可以这样想:一个电子对撞机,巨大的力量产生出新的物质,物质的湮灭也可以产生巨大能量,推动对撞机工作的是心。
    问: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为什么经常发生“好人命不长、坏蛋祸千年”的现象,因果与常识不符?
    答:在佛教中,你可以看《梵网经》。佛教的目标是出世的,是针对心与真理的关系,其因果基础不是我们世俗的道德评判,而是类似于化学反映的条件行为与结果。个人的因果小于众生的共业,个人的神通也小于刀兵王难,因为共业是集体的因果。况且,好人早死的原因是否是因为他前生造业?死后是否是早登极乐?世人无法证实,所以不要妄言。在佛教中,心理动机是一个影响因果的巨大存在,因为心理动机会一直存在于你的记忆之中并牢牢影响你今后的动机,因其连续相环的动机而造成连续相环的行为,必然会产生后果,当条件具备和时机成熟,后果必然显现。建议看《西藏度亡经》,看记忆对死亡世界的巨大影响。我再强调一次:心即是佛。
    问:佛经上多处记载,佛能够穿越千亿佛土,瞬间抵达。我想问的是:有这么快吗?
    答:佛的抵达其实就是心的抵达,要让你理解心的抵达,我可以简单以力的抵达来加以描述。在量子世界中,两个纠缠的量子之间的纠缠反应速度是超过光速的,这种纠缠的联系机理是什么?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种力,那么就可以理解了。力不是物质,但必须通过物质反映出来,力的本质是空,而心的本质也是空,所以,心有瞬间抵达的可能。
    从相对论讲,有质量的物质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是无法接近光速的,因为物质越接近光速,其质量就越接近于无穷大。但是心是没有质量的,所以它能够摆脱物质定律的束缚。这是从速度上讲,其实速度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那么,人心的空间有多大?无穷大。俗话说:心比天高。所以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永恒的真心即是佛心。这一点,可以用来推导灵魂是否永恒的话题。如果你的灵魂与真心相吻合,那么灵魂是可以永恒的,真心永不灭。
    问:虽然我从理论上理解物质的本质是空的解释,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理解空?难道我们生活在真空中?
    答:本质的空的理解有点哲学意味,且让我举例说明。比如,你有一台电脑,那么,它的组成部分,你可以称为屏幕、芯片、电源、总线、贮存器等,但任拿其中一个零件,你都无法称之为电脑。电脑是个组合体,没有自己本质的存在,因为你找不到它的本质在哪里。拿掉任何其中一部分,这个电脑就无法正常工作,也就难以称得上是电脑,说明,它即使有本质,也是暂时的,会坏的,这种不固定、不永恒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空。
    但是电脑已经组成,只要它能够正常工作,我们就称之为电脑,那么,我们是不是说,电脑的本质就是它的功能呢?那么,功能是一种物质吗?它虽然要靠物质来实现并影响物质,但功能确实不是一种物质。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但我们生活所在的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自身,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生灭之中,这就是空。
    再拿人举例,你叫二娃,从小到大都叫二娃,但今天的你与十岁时的你大不相同了,物质上细胞上完全变化了,即使dna没变化,也总是要死的,死去后,你还叫二娃。谁是这个二娃的本质?是你的名字?肯定不是;是你的物质身体,也肯定不是。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是你的思想。但是你的思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随时变化的,并且塑造你思想的是你受的教育、你的经历和你灵机一动的动机等,是极不固定的,所以结果就是:你没有本质。如果有,只能叫“空”。当然,我们讨论空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对的,因为本质并不存在于语言之中。佛教给了我们希望,心可以感受空。
    问:佛教所说的因果,给我的感觉就是,人是不自由的,完全受因果控制,那么,学不学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答:这个问题就像我当年学算命一样,既然命运是注定的,那么算命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命运是变化的,那么,怎么算得准呢?其实,佛教恰恰给了人们巨大的希望,因为佛教强调心的作用。动机改变,因果就自然改变,而且,学佛的目的不是要你找出一个新的东西,只需要你发现自己的真心就行了。
    自己的心就在那里,随时可以改变,这给了我们改变命运的巨大机会,难道这不是最大的自由吗?我们要知道,佛修行的动机是为了解除烦恼,针对的目的是心。他在菩提树下悟道后的第一句话:“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流转,不能证得”。所以,他所得的结果也是心,难道这不是天下最容易最直接的改变命运的方法吗?
    问:真有天界和地狱吗?
    答:在佛的本体世界里,没有相对概念。但在我们的世俗认知中,相对概念无所不在。天界和地狱就存在于我们世俗的理解之中,就像高兴与悲伤一样,我们对世界的体验随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热恋中的人会把东施看成美女,一个失恋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这两种人就分别存在于其自心中的天界和地狱。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如果客观地看,世界就是那样,你的心不起波澜,世界就没有改变。
    请你猜个迷: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问: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问你,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正确生活?应该如何认识真理?如何趋利避害?应该如何把握缘分?应该如何家庭幸福?应该如何事业有成?应该如何健康长寿?应该如何建立功勋?应该如何看待死亡?应该如何投奔来生?应该如何体验法喜?应该如何睹得“明星”?
    答:你该怎么办,取决于你想怎么办。
    问:我想知道具体的答案?
    答:具体的答案已经在你的问题之中。
    问:你见道了吗?或者说,你接近道了吗?你在修行中感受到佛的影子了吗?道体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模拟吗?修行中出现了哪些神奇现象?这些现象有科学的解释吗?如果你见道了,说说感受可以吗?
    答: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问:一问具体问题,你就躲闪;一问具体现象,你是含糊。你是在糊弄我吗?还是你根本就不清楚?
    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问:你语言上离我越来越远了,你是想离开我吗?还是不想我在这里,想早点赶我离开?
    答:话越少,心越近。
    问:你还是我的好朋友吗?你还是那个庄娃吗?你还是真心想帮助我吗?
    答:你的问也越来越少了。
    问:我们无话可谈了吗?
    答:安心就好。
    后记
    这是我俩的告别,也是两个世界的分野。
    秦岭的夏言语茂盛,秦岭的冬依然有雪。
    (全书完。谢谢读者,新作《人生一串》讲一个新故事。)


同类推荐: 原来我是修仙大佬随风续(H)重生辉煌神帝寒门仙贵剑武同修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穿越笑傲江湖之倒霉蛋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