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马皇后薨逝二十一日后。
宫中大行袝礼,迎马皇后灵位配享太庙。自然又是一场浩大的法事。一时间,戟门内外,须弥上下,处处彰显一派敬天法祖之庄严。
丹墀之下,太子朱标奉引马皇后木主而来;后头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棢、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潭王朱梓、鲁王朱檀,连同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豫王朱桂、十四皇子朱柍、十五皇子朱植、十六皇子朱栴等十数位未成年的皇子依序列队随行;其后是以太子妃吕嫦安为首的众王妃分别携各家世子及齿序次一等且年满三岁以上的皇孙共数十人;再往后是以朱元璋长女临安公主及其夫李褀为首的众公主及各家驸马、子女又数十人。
如此仪仗已是空前,两侧另有三公九卿携文武百官夹道叩迎。放眼望去,处处素绫垂奠,麻衣重孝。
又耳闻得丧乐挽歌伴作僧颂道赞此起彼伏,教人不得不生出十分恭敬、万分悲壮来。
须臾之间,朱标已率众皇子奉木主入了享殿。此时,朱元璋正于早已置好的灵坛前立身迎候。待行至其面前,朱标跪地,高擎木主,垂泪恸告:“儿臣今迎圣母英灵归享福居,恭请父皇携引归位。”
朱元璋亦是目涌悲痛之色,探手纳那木主于怀中。
此时,只闻大殿门口传来掌仪官唱诺:“圣母荣归,万方恭颂!”
一时间,大殿内外齐声和道:“圣母宏慈,英名永垂!恩泽四海,惠及万世!”
再说朱元璋,其闭目遮泪之间,将那木主缓缓置上灵坛,上上下下抚了又抚……末了,还是涌下泪来。添罢灯油,又奉了香烛,其由衷称诵一律来,以述其妻平生功德。书者将其题为《牡丹叹》:
『半世烽烟半世霾,火海刀山伴君来。
拼却明时年华尽,换得险处愁云开。
倾情无争闺中事,慈心有安天下才。
牡丹贵气人争羡,可知吾妻真胸怀!』
颂罢,又对那木主深情道:“这一生朕亏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待朕百年,再拥你同穴而眠,酬还爱妻恩义……”这般心声,显得越发悲怆。
而此番衷肠,俱被在场者听个字字不落,而朱元璋之悲痛亦被那正在人堆里跪拜的朱棣窥个真切无余。
此时,但听殿门外,庆童宣读悼文旨意:“众卿听表。今值皇后马氏秀英袝祭之日,吾皇述曰——朕自幼父母先逝,手足相继随往。甚感孤苦之怆,倍受无傍之殇。幸蒙上苍怜恤,得遇贤妻马氏秀英相慕追随,三十载祸福与共,半生中患难相依。历水火而未易初心,遭灾疾而愈坚山盟。而今追忆,前有怀饼济朕之情、负朕伤体避祸之义,后更兼辅进忠言之贤、忧念万民之慈。其身怀蔡、卓之才,有超二窦之德。此为古今裙钗之表率、首当巾帼之大榜!为夫,得此贤妻乃家之大幸、生之大幸;为君,得此德后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因此,自其薨逝至今,朕日日不得安寝,每每垂念,必是泣哉!惜哉!哀哉!痛哉!”
一时间,千人悲怀同应:“圣母恩泽,万民同戴!”
悼文又道:“今日,九月庚午,朕奉天赠谥马氏秀英为‘孝慈皇后’,祭告我朱明祖庭,迎马氏配享,以受万世敬仰。自此后,朕有生之年,誓不立后。此事拒议!钦此!”
此旨一出,墀下臣工个个面面相觑,顿无声息。
倒是那朱棣伏在人堆里,晃悠两眼乌珠,勾身引颈,先声大呼:“我母灵佑,社稷安泰!父皇宏慈,帝国万代!”
此言一出,顿挟得众皇室子孙纷纷学舌。继而,又引得无数朝官宫吏一通山呼海啸。
随后,又闻太常寺唱仪官,高宣:“附礼毕,吾皇移驾祧殿献牲祝祷!”
一时间,众皇子纷纷动身跪让,朱元璋在庆童搀引之下,朝那灵位三步一回头地向殿外踱去。其间,又朝人群里唤道:“炆儿何在?”
三步开外,朱允炆早已泣作泪人,对皇爷爷所唤置如未闻。倒是那吕嫦安,未动声色地轻扯了他袖边,忙代其回应道:“回父皇,炆儿在此。”
朱元璋见那孩子泪满清容,又湿了衫襟,不免越发潸然,目垂老泪,伸手唤道:“到皇爷爷这儿来……”
吕嫦安闻说,连忙扶了朱允炆,明言泣语,暗施推力将这孩送至了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牵起允炆小手,故作感慨道:“满堂儿孙……今见此真,朕与皇后之心可慰矣……”言罢,自顾与那孩子提携而去。
此言一出,性浑的不知所以;窍通的缩颈不语;还有那心明眼亮又揣着十分诡谲的倒是越发悲啼。
但说那朱棣哭哭咧咧,伤悲得有气无力。又引得众位皇室子孙伏地悲啼,哀声不已。窃眉虎视间,窥见那祖孙二人跨出门槛,眉间渐显出一丝妒意来。
谁料,那朱元璋跨出殿门后,竟不知何故,忽地转过头来朝殿中祖位灵案之上眺望而去,眉心渐渐拧作一团,似是发觉有何不妥,又半晌没有言语。
那一瞬,惊得朱棣立马垂头缩颈,继作哀状。有道是“伺机窥觑眼前星,未觉身后有人盯。”殊不知,他这一丝细微的举止,早被七步外的吕嫦安尽收法眼。而这吕嫦安又怎么会想到,她那一眼,又被朱棣一旁另一皇子“周王朱橚”以眼角的余光捕捉个分明……
四日后,奉朱元璋旨意,效法宋礼:凡五品以上武官和三品以上文官家中受封的妻室,必须身着素服集于乾清宫服号丧之礼。
大殿门外,丧幡高悬。自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别以为这“号丧”之礼不过就是来拼丁凑数,敷衍个过场罢了。殊不知,能上得了这等台面之人,个个都怀着通身的本事。市井里常言“妖多了自然斗法,神多了必弄鬼煞”,更兼这乾清内外俱是些素日里善使妖冶惑人,装神弄鬼之辈。众家妇人,老少齐跪,个个麻衫加身,孝布遮头,竟相攀比着哭得此起彼伏,昏昏惨惨。众生百态,无所遁形。
照例,此等盛况本无那孙氏立椎之地,毕竟其除了仅是个公卿下妻之外,当下还尚无任何身价可言。倒是这太子妃吕嫦安,为图来日早做了绸缪,特吩咐下面为其独破成规。
且说这孙氏跪于号丧者中,大有鸡群鹤立之态。虽说其仪容着装与众家妇人无异,身骨娇小亦无那般洪浑的腔底,单看那股子状如处子一般香泪沾襟的哀韵,再配上一副俨如坤道、姑子那等合掌诵祷之虔诚,必然是自抬个身价上青云,又压个旁人不见头。
近看时,又见她颈上不知何时揪出二指痧,眼皮儿不知何法攻得似雹瓜。那头是鬼哭神号鸟兽惊,这厢是垂泪不语草木动。反倒正应了诗文里那席妙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等哭法,在那些墨守成规之人看来,许是会担螓蜒点水之嫌;于一干不明就理之人眼中,亦会有标新立异之见;然在那位对坐之上领衔督礼的太子妃心里,却偏偏揣度出十分悲痛之态伴作万分忏悔的用心来。
这仪程前前后后聒噪了三个时辰,正进午时,终算见了烊头。
但见庆童打乾清门内现了身首,一过门槛便悠悠来至吕嫦安身旁,勾身附耳知会一番,见吕嫦安点头应允,便朝阶下众人昂然高宣道:“哭幡礼毕!请诸位良姊移步几筵殿沾福谢恩。”
这令一下,众妇人纷纷起身,欲随都知监前导太监离场。这档口,偏又听闻有人呼救:“夫人!夫人!诸位王妃,这夫人害了晕症……”
众人回头看时,吕嫦安、临安公主等皇家女眷已然步向那厢。却说那晕倒之人并非别个,正是孙氏。但见她牙关紧闭,面色如纸,倒显得一双红肿的眼皮儿越发出彩。
“让开。”吕嫦安近身后,蹲下身来,纳了孙氏头颈担于自家臂弯,又接连轻唤了两声“孙夫人”,旋即朝身后的崔渊吩咐道:“快去唤个医女来。顺脚于门外将孙夫人的随侍叫进来。”
“是。”崔渊得令赶忙去了。
正说时,竟见燕王妃已到身旁,见孙氏那般模样,忙俯身急声轻唤:“姨娘……姨娘……”急中又问向吕嫦安,“长嫂,这可如何是好?”
吕嫦安见她这般情急,佯作安慰道:“妹妹莫急,此处自有嫂嫂安顿。你且先行几筵殿代为周全就是。”
“这……”燕王妃似有顾虑,末了还是应了句“也罢,有劳长嫂费心。”
“放心便是。快去吧。”
燕王妃听她如此回应,也只好匆匆去了。
随脚儿的工夫,周嬷嬷已匆匆到来,近前便欲作哭号,那口里刚吐出个“夫人”二字,便被吕嫦安一眼厉色塞了声门。此时方知,定是怕扰了殿内君王。
“本想着今日排场,你府上理应出个女眷露个头脸才是,却不想竟是这般田地。”
“回太子妃,”周嬷嬷趁机哭诉道,“我家夫人身子向来康健,可自皇后娘娘殡天以来,她就终日悲泣哀祭,茶饭不思的。这到了还是……”那婆子说着,便抹起老泪来。
吕嫦安顺势赞叹:“倒也可怜她这颗孝心了。”说罢,又支使随侍的宫婢道,“快去瞧瞧,那医女如何还未来到。”
说来也巧,那宫婢刚去,就见朱福捧着一本奏章进了庭门。瞧见此处情形便跨近前来询问:“娘娘,不知出了何事?”话音落时,已将吕嫦安臂弯上那颗脑袋打量个全乎。于是,晃悠眼珠暗里略作观摩,又故作关切地朝两旁侍婢道,“怕是一时体虚所致晕厥,只需寻常小技即可使其苏醒,何苦劳烦娘娘陪这儿焦心?”
“是何小技?”吕嫦安问。
朱福一面回禀,一面顾视孙氏情态,字字吐得干脆,“回娘娘,只需以钗锋刺其人中即可。”他话音刚落,分明瞧见那孙氏双睫一丝微颤。于是不免暗作一声嘲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如何使得?”
“娘娘觉此法不妥,但以拇指抠其人中也许亦有奇效。”
“也好。”吕嫦安听闻此说,无奈硬下头皮,依照此法做了。可指尖刚触孙氏人中,竟分明感觉其嘴唇似有戒备地微绷起来。这一丝细微反应,顿使吕嫦安心生蹊跷,抬头看向朱福,却见朱福眼中隐现心照不宣之意。
一番巧弄,孙氏自然省了人事。但见她缓缓睁开双眼,深吸一口气,却未言语。此时,又听朱福朝吕嫦安欠身开口道:“得,孙夫人醒了。小的也该进去复旨了。”
吕嫦安点了头,朱福施了别礼。一手托了奏章,一手甩向后腰,扬长去了。
再说孙氏这头,即便是假戏,总该有个谢幕的时候。为求个好收场,她很适时宜地动了身子,朝吕嫦安纳头便拜。这吕嫦安何许人也?本就擅弄机关,自然深谙弄机之法。于是立马顺势忙做搀扶,佯作一副惺惺相惜之态,心中也早就盘营出容后交集的路数来。
另因正事所使,这吕嫦安并未容这对戏之人千恩万谢,忙使人将孙氏送回府去,好生调理。一席体恤忧怜之言更是不在话下。同时,又命侍婢取了人参养容丸一并送至府去。
再说此刻朱福入了乾清宫,一路捧那文书直奔仙楼。
这仙楼本是倚此宫后檐所置的二层书阁,其中路径略显曲折,欲上此楼,自然不免一番兜转。
话说他临近阁门时,正闻里头的朱元璋向庆童问话:“可是都已退去了?”那声音显得有些倦怠。
“是。这会儿,太子妃已携众命妇前往几筵殿去了。”
“为何朕分明听似有人喧哗?”
“回皇上,方才……那魏国公夫人害了晕厥,许是旁人一时情急而致聒噪。”
竟见原本靠在座椅上的朱元璋忽地朝前,问道:“魏国公夫人?那谢氏不是已经杖毙了?又何来的魏国公夫人?”
“回皇上,本是徐将军下妻孙氏。”
朱元璋似有气恼,倦声喝道:“放肆……区区下妻,岂可入得这等排场?”
“这……”
“说。是何人擅破此规矩?”
“回皇上,是……”
“老东西,这是存心倒灶啊。”朱福知那老奴定是想存心挑出事来,于是正欲开口打断那话儿,却听得里头另有一语先声夺人。
“皇爷爷,是我母妃。”说这话的是朱允炆,此前就坐于朱元璋案侧工书《孝经》。
“是你母妃?”
“是。母妃说,今日哭幡虽是妇人之事,但国本体大。况那魏国公身为三公之首,这等排场若无个人来打个招面,在那些明事儿的人眼里倒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朱允炆打量了一眼庆童,接茬道,“可若在那些专好离间君臣之心的人嘴里,说不得又会弄出哪些是非来呢。凡事,大局为重。母妃说,便是皇祖母在世,也会这样做的。”
这话说得朱元璋噗嗤一声冷笑:“如此说来倒是朕昏聩喽?”
这孩子处变不惊,稳稳回道:“在孙儿心中,皇爷爷乃是世上男儿的榜样,万不可妄自菲薄,伤了我等男儿之心。”言至于此,他嘟哝小嘴,显得一副感同身受模样,“可单单您又是个重情之人,自皇祖母仙逝以来,日夜伤情以致诸事无法静下心来思度也是有的。”
朱元璋一听,开怀大笑:“你个小东西呀,真是爱煞朕了……”说话将其搂进怀中,在脸上贴了又贴。
在众人看来,此笑算是破了天荒。自马皇后仙逝以来,宫中上下就从未见他这样笑过。于是引得一干侍奴也纷纷笑了,连朱福在门外也听得含笑点头。倒是那庆童,被冷落在侧,满脸皮笑肉不笑的,又打胸中暗压出一丝晦气来。
随后,朱福趁那火候朝阁内开了口:“启禀皇上,太子政报烦请定夺。”
“进来……”
朱福闻允跨进殿来,距离三步之外,那庆童先迎一步接了奏折。
朱元璋道:“朕不是说了吗?凡事太子代朕裁夺即可,何故一再来烦朕?”
“回皇上,此事虽非紧要,然却关乎天下万千儒生舆论,况诸位臣工又对此处置之见一直僵持不下……太子毕竟暂为辅政,故有裁夺偏颇之虑,才请皇上示下。”
朱元璋面露败兴之色,扯过那奏折细看开来,却越看越觉喜也不是,怒也不是。直至最后,竟一把将那奏拍于案上,嘲骂道:“好个目中无人的东西!”
“皇上……?”朱福轻唤,以等示下。
朱允炆又唤:“皇爷爷,您怎么了?”
朱元璋道:“陕西布政史司张允昭奏报,说是真宁有个名叫景清的儒生,于十年前正考和今岁恩科高中两次解元,却拒不进京参加会试。”
庆童呼应道:“这分明是在明目张胆地藐视圣恩呐。”
朱元璋问向朱福:“吏部与礼部是何见地?”
“回皇上,礼部认为此人藐视国法体统,故此当诛,以儆效尤;吏部以为此人当属大才,为当世读书人之表率,倘若杀之恐会伤了天下儒生进取之心。”
“反正都叫他们说了。太子作何态度?”
“太子以为,此人不仅不可杀,反倒应与重用。”
朱元璋道:“仁慈有余,威震不足。”回头转向朱允炆,“小东西,你说呢?”
朱允炆略假思索,道:“那就把皇爷爷的威与我父王的仁合着用?”
他这一说,引得朱元璋和朱福双双目露惊喜。
“好手段。快说说,你想怎么个合用?”朱元璋笑问。
且不说朱元璋何等欣喜,仅凭这“你想”二字,就足使在场者看出这孩子来日风光了。
朱允炆眨巴眸子,搔搔脑门道:“孙儿想,那景儒士好不容易熬过十年寒窗,却拒不进取,要么真有旷世之才,要么确实目中无人。可无论他是这二者中哪一类人,只管招进京来且让他再熬个十年寒窗,十年之内不准他复考便是。”
“这是为何?”
“书上不是说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孙儿日日苦读恁多书,却不及他千分之一的成绩,可那景儒士轻易得来却不珍惜……倒不如罚他十年禁考,叫他懂这个道理便是。如此一来,朝廷对此人的威也施了,对天下儒生的仁也尽了。岂不两全?”
朱元璋开怀大笑,“好啊!好啊!孺子了得!孺子了得!”夸赞之间,再次将其紧紧揽入怀中,亲昵之至。接连又是喜泪爽叹,“皇后啊……子孙有望喽……”随后又朝庆童道,“照此旨意,即刻召景清进京。”
“是……”
“叮嘱下去,不可伤辱于他。”
“是。”
“进京后,就叫他到应天府学去做个杂役,也免得十年光阴终朝空耗。”
“遵旨。”庆童连连应声去拟旨。
此时,又见朱元璋朝朱福道:“回复去吧,转告太子,此事已被他儿子宣判了。”
朱福早已喜上眉梢,忙不迭应了诺,乐癫癫跑出门去。
他前脚刚走,就闻朱允闻附在朱元璋耳边低声道:“皇爷爷,若那景清进了京,孙儿可否前去一见呢?”
朱元璋笑问:“为何?”
朱允炆狡黠一笑,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他有那等才学?”
“小小年纪,就有爱才之心。皇爷爷准了……”说罢,紧贴其额头晃晃悠悠自语道,“祸根渐净,子孙有望,皇后啊,放心吧,朕总算可以安枕天下了……”
又数日,东宫暖阁。
吕嫦安才用过午膳,霜鸾正收拾碟盏,雪鹤手捧痰盂服侍其漱了口。抬头时,竟见崔渊匆匆进殿复命。
“回娘娘,东西都已送过去了。”
吕嫦安问:“那孙氏如何?”
“依小的看,已无大碍。”
“可曾见到燕王妃?”
“见了。小的刚进门,燕王妃随脚就到了。”
“如何应的?”
“燕王妃说明日便准备回北平去了,临行前回府中顾看一眼家事。没想到,府上荣得娘娘垂爱眷顾,此去倒也放心了。临行前,还让小的代为谢恩呢……哦对了,娘娘,小的出门前竟见了一僧一道入了那府。”
“一僧一道?可知何事?”
“听府中婆子说,像是孙氏小女招了魔障哭闹了月余,这才请大士前去作法。”
吕嫦安点头,道:“小孩子家家,弱不经事,招魔染秽也是有的。”说着又问,“燕王可有同往?”
“回娘娘,并未同往。”
吕嫦安自语道:“这就对了,许是这会子正在皇上宫里弄情哭别呢。”说罢,便朝霜鸾吩咐声“递过去吧。”
霜鸾得令,自一旁案上拎起一个食盒,递给了崔渊。
但听吕嫦安又作吩咐道:“寻个机会,把这个交给他。”
“是。”
“就说是碽妃娘娘亲手做的,都是他自幼偏好的吃食,请本宫代为转交。”
崔渊自语:“碽妃娘娘也是,自个身上掉下的肉,一转身连瞧都不肯去瞧她一眼。何苦呢?”
“这是本宫命人做的。”
崔渊道:“连日来,这宫中大小事情都够娘娘受的了,竟还有心管他那等闲事。”
“你知道什么?本宫是要借这吃食提醒他,时刻牢记出身,别动妄念。”
“小的明白了。小的这就送去。”崔渊说罢,转身欲去。
又闻吕嫦安唤他道:“等等……记着转告他,就说碽妃那头,本宫自会常去代为照应,请他务必放心。”
崔渊听后,会心点头,悻悻去了……
第〇二九回 诡妇人哭丧表忠心 稚皇孙童言助
同类推荐:
深池(1v1 黑道)、
旖梦(伪父女1V1H)、
心火(父女,高H)、
(快穿)爱上白莲花、
疼爱那个病娇[穿书]、
心锁(父女 H)、
松风吹解带、
快穿:宿主她一心求死阮小离、